經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
《肖申克的救贖》該片于1994年9月10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并于同年9月23日在美國部分地區公映。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經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5篇】,衷心希望能為您提供幫助!
經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篇1
上帝,或者說,更廣義的神,和人類的美德、正義,不是來自外部的對人類的要求,不是紙上的條文,不是為各種利益而打出的旗號。相反,它們產生于人類內心的需要,是對一種永恒價值的追求,是一種對不斷變幻的客觀世界的審視和發現。也只有這樣,上帝,或者說宗教和信仰,才會指引你,完成自身的救贖和突破。我近來在讀佛教的《壇經》,六祖慧能能夠創立“明心見性”的中國型的禪宗佛教,其根本也是把握了禪不再是一種方式,一種理論,一種清規戒律,不再是外在的東西,而是存在于內心深處的人生體悟,從而體現了宗教合理性的本質。與東方的佛陀追求空靈和超越不同,西方的上帝可能更執著于原罪和救贖,但二者都是人類心靈的產物。
安迪憑借自己的智慧和毅力,終于完成了越獄的奇跡,并讓典獄長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出獄后,他為什么不遵循一般好萊塢電影的邏輯去努力證明自己無罪,而是遠走他鄉?
因為,上帝,就存在于內心。罪與非罪,在靈魂的層面,只有不停地審視自已,而無需證明!當瑞德被假釋前再次接受是否被徹底改造的詢問時,他坦然地說:“徹底改造?我不太明白這個詞的含義了。其實我過去每天都在悔恨,不是因為我關在這里,或者你們認為我應該懺悔。我想告訴過去那個犯罪的年輕人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可是他找不到了,只剩下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指出了救贖之路。上帝時刻與人類的靈魂同行!
現代社會中,許多人如同典獄長諾頓一樣,冠冕堂皇地打著某種宗教、主義、法律甚至公平正義的名義,為了個人和集團的私利,為了開脫罪責,巧言令色,百般詭辯,失去了作為一個人的最起碼的誠實和品質。當一個人習慣于表演并毫不自省時,已墜入萬劫不復的地獄,就不要再談什么救贖!
經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篇2
從前,我們都是看動畫電影,再慢慢的就到了勵志電影,再慢慢的,就又到了我們這個星期五看的真人電影——《肖克申的救贖》。這是一部反映監獄生活的影片。
電影的主人公名字叫做安迪,是一位大銀行家,因為犯殺人罪來到了肖克申監獄,其實,他并不是真正的殺人兇手,真正的殺人兇手其實是另有他人,但是安迪卻為這個人背了黑鍋,這是在安迪入獄十幾年以后才發現的,那時的他已經在監獄里有了一定的名氣,他用自己的知識和才華為自己謀得一份不光彩的事務,就是為典獄長洗錢,雖然說這是一份不光彩的事務,但是他如果不這樣做,他就會被監獄里的囚犯給折磨死。在現在生活中,人們幾乎都是這樣的,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犧牲別人的權利。雖然說安迪在干這樣的事情,但是他仍然想著有朝一日能出去,所以,他從剛入獄就開始做好了逃獄的準備。
安迪在監獄中認識了一位朋友,瑞德,他可以說是一個百貨市場,要什么都能幫你弄來,酒、煙、牌,甚至是大X麻。在安迪背黑鍋的這十幾年里,都是瑞德和他一起度過的,直至湯米的到來,他們的生活才有了轉折,湯米是一個年輕的囚徒,曾經在許許多多的監獄蹲過牢,就是他,讓安迪的冤情得以重見天日,但是萬惡的典獄長卻不想因此失去安迪這個能人,所以暗地里將湯米殺害了。
俗話說,苦難磨練人的意志,被強迫的安迪終于還是逃脫了肖克申監獄,他利用向瑞德要來的鴉觜鋤用十九年的時間,在牢房里鑿出了一個通往自由的出口,安迪出去后,不忘舊日的友情,等到瑞德出獄后,他讓瑞德根據他給的線索和他一起合作生意。最后,兩個朋友終于在海灘相見。
在這部影片中,使我最為驚訝的是安迪的毅力,十年如一日的開鑿通道,以及他那為人處事的態度,和不服輸的精神。整個影片,其實說了兩個字——希望。人有了希望才能生活下去,人有了希望,就有了信仰,一個沒有希望的人,是不能體會到未來的美好的。
經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篇3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勵志型影片,我看了很多遍,依然感觸良多。
影片故事情節很簡單:被誣謀殺自我的妻子及其情夫的銀行家安迪被判終身監禁來到了肖申克監獄。他的與眾不一樣引起了黑人囚犯瑞德的注意并最終結成了很好的朋友。
安迪總是沉默寡言并舊能地維護自我作為一個正常人應當保有的一切。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開始用自我豐富的金融知識幫忙獄卒們“合法”地逃稅,甚至幫忙典獄長洗錢,以此換得一些對囚犯、對自我稍微寬松的待遇。
然而安迪最終從一個新來的囚犯那兒得知了自我妻子被殺的真相,當他向典獄長提出申訴的要求時卻遭到了粗暴的回絕。因為此時貪婪的典獄長已將安迪當作自我謀取暴利的搖錢樹,他甚至不惜殺掉那個知情的囚犯從而將安迪永遠地留在肖申克來滿足自我對于金錢無止境的貪欲。
安迪對于法律公正的幻想破滅之后,安迪成功地穿越了自我十九年來挖成的秘密通道,重新獲得了自由。
是的,這是一部崇尚自由的電影。重要的是,它向人展現了取得自由的過程,它告訴你,自由不可能那么輕而易舉,甚至可能會依靠向強權妥協來換取自身的生存,它告訴你自由是那樣一個艱難甚至是必須穿越猥瑣與骯臟的過程。
而高大森嚴的肖申克監獄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象征,仿佛我們在現實中經常遭遇的一種冷酷的權威的代表。當我們對自我還懵懂無知的時候,我們便開始不斷地理解這種權威的訓練、鍛造和暗示,我們不斷地被告誡要完全清除干凈自我內心的道路,竭力地、由衷地理解它的教化,從而贏得它的獎賞,獲得我們做人的一切需求:被尊重并實踐自我單純的夢想。他形象的表達了制度化之下的人是順從制度失去自我,還是懷有期望找尋自由。
然而,它雖然閃爍著自由與人性的光輝,卻是這么的英雄主義,當安迪最終爬出管道,滾到小溪里,鏡頭從仰角給了他一個全景,此時雷電交加,大雨滂沱,安迪靠著無比的毅力與信念獲得了自由,不,在鏡頭里不如說他自我已經成了自由精神的象征;當安迪在海邊實現著出獄前對自我的承諾——天哪,這些形象在讓我們激動的同時又是多么的讓我們覺得可望卻不可企及。
肖申克的救贖把生命變成了一種殘酷的選擇。肖申克的救贖是我們簡單的生活中值得一再回味的東西。相信自我,不放棄期望,不放棄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屬于自我的輝煌,這就是肖申克的救贖。
經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篇4
劇中的安迪因為妻子及其情人被殺而被誣陷入獄,并被判無期徒刑,由一個風光的銀行家副總裁變成了一個囚犯,并在監獄里飽受著各種精神和肉體上的摧殘,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的一個人,心里還滿懷著希望和夢想,就是這樣的一個堅強的不可理喻的人,在那種很絕望的環境下生活了20年以后,在出獄根本就沒有希望情況下,還能有勇氣向他最好的朋友瑞德繪聲繪色地描述他出獄后想要的生活。他在監獄里所說的那些好象天方夜譚的夢想,都是有根據的:讓吝嗇的警長請獄友們喝酒;會在太平洋的某小島度過余生……最后都實現了。不管現實怎樣,即使是在絕境面前,我們都應該心存希望,不是嗎?就像安迪,當他最開始憧憬著要在澤華塔尼開個小旅館買一條小船,日落看星辰,走到沙灘,踩著海浪,感受自由的時候,澤華塔尼還在墨西哥,遠在天邊,而他在美國的肖申克,在監獄里,連最基本的自由都沒有。然而他最終還是到了那個他夢想中的沒有回憶的地方,美的像天堂一樣的地方。希望就是這樣的一種東西,無論你自由還是不自由,在困境中或是在悠閑地享受生命,還在掙扎著或是已經置所有的一切以度外,你都可以擁有,并讓你可以更加堅強地面對現實。人是要活在希望中的。
當瑞德告訴安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泵鎸埧岬默F實,安迪卻以實際行動告訴瑞德:“有一種鳥是關不住的,它們的羽翼充滿希望的光輝”。怯懦囚禁靈魂,希望還你自由。人就是不能失去希望,有理想才會對未來有必勝的信念。是的,就因為希望,安迪堅持了整整二十年的時間。二十年的時間。安迪拿來干嗎去了呢?他不斷的在活出自己的價值和展示他自己的才華,他一豐在鼓勵著其他人要擁有夢想,不要輕易放棄。在那樣的絕境下他都能深謀遠慮,足足用了20年時間去打造一條自己的人生路。安迪說:“有人忙著活,有人忙著死?!?。
二十年,如果換成是我,我會怎么樣?是會變的和肖申克監獄里任何一個普通的犯人一樣,被現實折磨的放棄思想和希望,變成一個麻木的體制化了的人,被徹底改造,混的好一點的話可能會和老布差不多,再好一點最多也就和瑞德一樣了,在監獄里做一個能夠弄到東西的人,繼續發揮自己的作用,活得更接近一點正常人。還是和那個與安迪一起進來的胖子一樣,在一開始就向現實投降,不再掙扎,哭著求饒,最后被獄警活活打死。這些人我都不要做,我一定要成為安迪一樣的人,不放棄希望和夢想去改變現實。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沒有象安迪承受的那么多災難,就更沒有理由放棄勇氣和希望,努力就是救贖,就有希望。換個角度來想一下,其實我們現實的生活和他們也是一樣的,只是環境不同罷了。在我們的這個環境里面,我們都活的和他們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不管一開始我們會有怎么樣的理想,會有多么堅定的意志,不管我們是多么的想要把現實的生活變成自己想要的種種,最后我們都只能是被它所同化了,這也許只需要一瞬間的時間,也許會用上10年、20年、30年甚至是像瑞德一樣的40年,我們的意志一點一點地被各種事實消磨殆盡,我們的理想最后也會被自己所拋棄或者忘記,然后我們會象肖申克監獄里的犯人們一樣,懶散地接受命運給予我們的各種安排,這就是生活——大多數人的生活。其實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做什么樣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我看到太多的人因為一點點的挫折就輕言放棄;當環境不如自己所想象的那樣時就只會埋怨這個社會,看完了這部片子后我一直在想我應該怎樣面對困難和挫折,應該活出真我的價值呢?我又將怎樣去影響身邊的人呢?將來我們又能給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什么樣的回憶呢?
經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篇5
一條漫長的自由之路、一次靈魂深處的洗滌、一部不朽的勵志經典,“希望”遵循神的旨意安睡在內頁被挖空的《圣經》里,附著在安迪高大的身軀里,匍匐在500碼的下水道里,最后,那條僅有的骯臟之路把安迪送往美麗的新世界。這段充滿絕望與沉重的救贖之旅來自臭名遠揚的鯊堡監獄、來自驚悚小說大師史蒂芬金的原著、來自哲理導演達拉邦特的傾力之作?!缎ど昕说木融H》帶來的是恒久不變的真摯友情、百折不撓的靈魂鑄煉和生生不息的命運之火。
故事發生在1947年,銀行家安迪被指控槍殺了妻子及其情人,被判無期徒刑,關在鯊堡監獄里。
好長時間以來,安迪不和任何人接觸,在大家抱怨的同時,他在院子里很悠閑地散步,就像在公園里一樣。老犯人瑞德是監獄中的“權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錢,他幾乎有辦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香煙,糖果,酒。一個月后,安迪請瑞德幫他搞的第一件東西是一把小石錘,他的解釋是想雕刻一些小東西以消磨時光,并說會自己想辦法逃過獄方的例行檢查。不久,瑞德就玩上了安迪刻的國際象棋。之后,安迪又搞了一幅麗塔海華絲的巨幅海報貼在了牢房的墻上。
由于安迪精通財務制度方面的知識,很快使他擺脫了獄中繁重的體力勞動和其他變態囚犯的騷擾。不久,聲名遠揚的安迪開始為越來越多的獄警處理稅務問題,同時他也逐步成為監獄長諾頓洗錢的重要工具。由于安迪不停地寫信給州長,終于為監獄申請到了一小筆錢用于監獄圖書館的建設。監獄生活非常平談,總要自己找一些事情來做,安迪聽說瑞德原來很喜歡吹口琴,就買了一把送給他。夜深人靜之后,總可以聽到悠揚的口琴聲回蕩在監獄里。
其實,安迪都是為了能救贖自己而作準備!
當天夜里,風雨交加,雷聲大作,已得到靈魂救贖的安迪越獄成功。原來20年來,每天都在用那把小石錘挖洞,然后用海報將洞口遮住。安迪出獄后,領走了諾頓存的一部分黑錢,并告發了他貪污受賄的真相。而諾頓在自己存小賬本的保險柜里見到的是安迪留下的一本《圣經》,里邊挖空的部分放著一把幾乎磨成圓頭的石錘。
瑞德獲釋了,他在橡樹下找到了一盒現金,兩個老朋友終于在墨西哥陽光明媚的海濱重逢了。
和以往那些講述陰暗晦澀牢獄生活的監獄片有所不同的是,《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講述友情、困頓、希望與夢想的電影,劇中的男主角冷靜的心態、不屈的斗志、足智多謀的設計、鍥而不舍的精神非常令人感動。這部電影最能打動人心之處,便是自始至終都能給予人們希望。
希望不需要熱情,熱情的希望只是靈魂深處一次不經意的沖動。在監獄里,當生命的過程只能以時間為刻度的時候,任何高漲的熱情都只能無可奈何地向失望舉起雙手,宿命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只有內心清澈的人才能看清人生的荒謬,否則,人只有在面對冤枉時委屈和無奈、在面對壓制時憤怒和狂暴、在困境下腐爛,甚或在平常的環境中寂寞和絕望。
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才可感受自由。強者自救,圣者渡人。
自由是什么?自由就是能在陽光下悠閑自得地呼吸。對于我們而言,它就像空氣,平常得讓你根本不去想失去它會怎樣,但是自由對于那些高墻內的囚徒,尤其是那些注定一輩子都要呆在那里的人們又是多么珍貴而又遙不可及。安迪最后逃出鯊堡監獄,是什么實現了對他的救贖?是他心中對自由的渴望,是希望的存在!
在《肖申克的救贖》里,我深深地為主人公安迪對自由一刻不息的渴望震憾了,當他從下水道逃向外面的世界時,當他迎著暴雨和閃電怒吼時,我的心也隨著他一同律動著,安迪所獲得的身體和心靈上的自由讓我覺得痛快極了。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值得再三品味的電影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