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好戲觀后感作文大全
前幾天,一個人去了電影院,上映了很多電影,選來選去最終選擇了《一出好戲》,當然,主要還是看中了這部電影的導演:黃渤。相信很多人跟我有同樣的想法,覺得這部電影一定不會失望。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一出好戲觀后感作文大全,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一出好戲觀后感作文1
電影的結構布局,可以看作對政治/社會的推演。
小王時期,因為會爬樹、摘果子、捕魚,帶領無所適從、不知所措的“猴子們”解決生存問題,由此稱“猴子王”,該時期可以看做原始社會。原始社會,大家就是猴子,生存就好,不談精神。開始,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隨后,勞有所余,就有了不勞而有得的小王、拍馬屁的老潘、靠胸上位的“王的女人”。
小王過渡到張總,就是因為張總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般發現了廢棄大船殘骸而大量物質。
張總時期,發現了廢棄的船及其他大量的物資,擁有了自己的原始積累,來了一次“革命”,從此人分成王、張兩撥,該時刻可以看做邁入資本社會。資本社會時期,張總掌握了漁網等生產工具,將生產資料私有,并以撲克牌為通貨建立貨幣制度以物換物。
張總過渡到馬進、小興時期,就是因為一直想出去兌換彩票的馬進負氣離開,回來借漁網遭受毒打,與小興隱忍而發明了電。
馬進、小興時期,因有電而能用的`手機、擁有一切稀有(其實對野外求生比沒多少意義的東西)資源、天上下的魚(其他人可以自己打魚啊?)而統治了所有人。水力發電、能看視頻的手機、可以電魚的漁網,生產力得到極大的提升。
然而值得疑問的是,這三個時期的轉換,如果說是揭露人性的話,顯得太小兒科和想當然了。如果真的是深刻的揭露人性,小王可以直接去搶張總發現的物資啊!不給,打!王寶強前面怎么教訓張總的,怎么突然文明了,慫了?馬進、小興再現了電又能怎么樣?你倘若發明了槍還差不多?再者,可以看視頻的手機在荒無人煙、生存成問題的孤島上真的那么誘人,導致大家都拿意味著生存的魚換看一會視頻嗎……? ? ?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電影想表達的太多了,這個政治/社會推演的局布得實在是太大了!以至于一部120分鐘內根本難以涵蓋包容下導演所有想表達的東西。其實,這樣的隱喻,如果用劇集來表現,因為更多的時長轉換的節奏會更加平滑,一定相當的精彩,美劇《Lost》就是很好的例子!
最后,來一個大大腦洞。如果非要用電影而非劇集呈現,可以以人物(馬進)為主要視角和線索人物(參考《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時長改為史詩般180分鐘。情節上,不妨讓沖突、矛盾更加劇烈:在馬進還無能為力在孤島上庇護姍姍的時候,姍姍因生存所迫出賣了自己的色相給張總,靈魂不再如初,馬進的愛情夢想破滅,馬進黑化殺了張總稱王,卻對姍姍不再如前,看到船后,殺了一同看到船的小王和小興,……2如果說《一場好戲》是一部孤島探險、險象環生的愛情喜劇電影吧。
一出好戲觀后感作文2
電影的結構,可以視作引子-遭遇船難-孤島冒險a-孤島冒險b-…-高潮-逃出生天-圓滿結局。
倘若作為一部戲劇電影定位,結局應該是男主遇到艱險、克服萬難,最后終于博得珊珊愛心,財富(彩票)愛情雙豐收等類似的大團圓。然而,引子伏筆里彩票90天兌換期的日子逐漸近了,觀眾的耐心被一點點耗光待盡,劇情卻沒有任何冒險收獲的顯著進展。
有些場景確實也搞笑,比如鉆木取火-打火機的情形,比如萬眾矚目關節時刻的火把無厘頭被扔進水里等等。但是搞笑并不密集,也與常規喜劇節湊不符。
再說愛情,雖然對姍姍的愛情是馬進最后人物做出抉擇、放火燒船的重要原因,但關于愛情的畫面時長其實并不多,兩次表白特意表錯對象也是喜劇有意為之,但對于感情的進展交代實在太少。開始,不愿意和馬進一同去張總那一撥,突然就棄盼了好久的救生船不要,愿意等一個墜入海崖生死不明的人(指馬進),是不是有點突兀?
綜上所述,感覺講述人性,《一場好戲》沒有《金福來始末》來得那么有迸發的力量感,顯得小兒科,不得勁;若講述愛情喜劇,又顯得冗長、突兀,愛情背景參雜的其他太多,有種雜糅感。
也許,所喜愛的演員黃渤,從演員轉入導演,創作深刻揭露人性的題材,還帶有喜劇的慣性吧!期待更好的導演黃渤的作品!
一出好戲觀后感作文3
這部電影很長,我不想再過多地去重復電影的內容,只想談一下某些場景對我的觸動和看完這部劇的感受。
在荒島上的生活,像是經歷了三個統治王朝:王根基統領的暴力時期、張總統領的物質時期、馬進和馬小興統治的精神時期。那么不言而明,前兩個王朝是不會長久的。但是它卻像極了人類的進化!原始時期和夏、商、周這么長時間,人類過的都是一種生活,弱肉強食、適者生存,這是一個殘忍的年代。劇中的王根基,原本是一個老實、有能力、明是非的人,他能在張總和余總不干活還挑三揀四的時候說出:“不干你就別吃!”這句話,可見他身上具有的抗爭精神。但是,隨著他權力的增大,他變了。從稱呼,“王”;從做法,不再自己尋找食物,肆意打罵別人;從民心,多數人在張總的領導下離開;從能力,食物一天比一天匱乏……我們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權力/權利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它能輕易地喚起任何人的貪婪!
反觀張總的領導,我們不得不說,他有很大一部分是成功的。他帶領著人們找到了豐富的資源,解決了在孤島上最重要的一個問題,生存。同樣,我們承認相比王根基所領導的,他制定了規矩。這時我們可以看作是人類開始有了文明。但是張總畢竟是一個有錢人,在現實生活中、商業中,爾虞我詐他可謂是經歷了個遍。所以,他能輕易地知道人們想要什么,又懼于什么,于是他逐漸成為了當時炙手可熱的人物。但是當一個人的承諾無法兌現時,人們也會逐漸失去對他的'崇拜和信任,于是,這部劇中人們的歷史又將向前邁進一大步。
經歷了兩次的羞辱和面對彩票已經無法兌現的時候,馬進開始了他的崛起。他總結了前兩個王朝失敗的原因,更是將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利用的淋漓盡致!在人們被黑暗,絕望包裹著的時候。他正是開啟了屬于他的時代!他給予了人們希望,告訴了他們信仰,這個時候。人類已經正式成為了世界上最高級的動物。那么當馬進和馬小興這兩個原來生活在社會最低層的人站到了最高位,會發生什么呢?無可厚非,他們的貪婪也逐漸浮出水面。但是天意弄人,當他們享受著這一些,甚至是愛情的時候,一艘船的出現讓他們方寸大亂。世界還存在!而已經被這一切蒙住了雙眼的馬小興,為了維護,竟不惜編造出小王瘋了的謊言去迷惑大家。當他明白他和哥必須走的時候,他更是用不正當的手段騙取了張總的公司。
看到這里,我們應該會有一點毛骨悚然。但是,這就是最基本的人性!
一出好戲觀后感作文4
這部劇中,有三個場景是一上一下的。1、張總站在山坡上扔著錢,馬進在山坡下看著。這是多么鮮明的一張社會圖紙啊!有錢有權的人,總是高高在上,他們可以任性的揮霍,因為馬上,他們就可以賺回來。而身處低處的人不行,因為那些錢,可能是他們努力幾個月才賺來的。這是社會;2、馬進在珊珊洗澡的時候說心里話時,姍姍是站在山上的,馬進仍在山下。這是人們在追求別人的時候常有的態度,我們不知道是因為愛的偉大,還是愛的卑微;3、別人都乘船走了,姍姍在山上等著,剛醒來的馬進在山下站著。這一刻定格了好久,而這也是這三次上下中,意義最深刻的一次。它或許代表著相信、或許代表著舍棄、或許代表著愛,我們無從得知。只能在這有些酸澀的甜蜜中,等待……
人就是這樣,沒有人偉大到克制住自己的欲望。連檢測一個人是否成長的標準都只是學會延遲滿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是盡可能地去消滅它,這很難,難到幾乎做不到。這是人性最大的悲哀。但同樣,這部戲也給我們展現了人性最美好的一種能量——愛!
一個不懂愛的人,就像不會呼吸的魚,一旦出了水族箱,在干燥的社會上,他不愛人,也不自愛,必將焦渴而死!
這,是我從這部戲中得到的感受。
一出好戲觀后感作文5
《一出好戲》講述了公司員工團建出游遭遇海難,眾人流落在荒島之上,為了生存他們共同生活,并面對一系列人性問題的寓言故事。
大神黃石PK認為“一出好戲”并非公司職工在孤島求生的故事,而是飾演馬進的黃渤在中獎后“精分”出的故事。海嘯之后全體員工都已遇難,只有黃渤存活了下來。整篇分析看下來不僅讓人毛骨悚然,佩服不已。
假如我們不帶入諸多推斷,單純地認可該部影片的敘事真實,而非幻覺,那《一出好戲》帶給我們的似乎更像是一部歷史作品,一部人類文明演進片。
一
武權至上時代
飾演司機王根基的王寶強依靠部隊經驗,找到了小溪提供淡水、果蔬,以此維持眾人這幾日的生存。
史教授一番世界毀滅的解說后,眾人開始接受秩序重建的設定。王寶強的武力至上秩序開始構建。人們推舉王寶強為首領,王寶強要求所有人進行勞動,不勞動者不得食。黃渤反對王寶強,遭到了暴力毒打,標志著武力至上的秩序標準已然建立。
王寶強所代表的武力至上時代可以說是對應著歷史上的強秦時代。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最后秦以強權統一六國。
智權至上時代
于和偉找到了廢棄的半艘游輪,上面吃的、用的、穿的、什么都有。
于和偉飾演的張總是有管理知識的智者,聰慧的智力產生了良好的政策,在智力至上的時代,于和偉就如大漢天子一般在游輪上開創著“文景之治”。
在這個空間里沒有強權打罵,沒有衣食之憂,人民活得輕松自在。黃渤可以隨意給舒淇送一大筐魚,舒淇也可以到游輪上自由玩樂。
這一切就宛如漢朝建立之初,休養生息,輕徭薄賦,使得百姓輕松的發展,經濟逐漸恢復,百姓可以安居立業。
二
神權至上
黃渤的發家是依靠天降魚雨的飛來財富。黃渤的發家就是三步。
第一:積累,黃渤用魚不斷獲取島上不能再生的寶貝。第二:消耗,坐觀武力派和智力派內斗,等待漁翁之利。第三:希望,給予島上人精神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