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都不能少》觀后感600字
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個都不能少》觀后感600字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個都不能少》觀后感600字1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叫''一個都不能少''。看了這部電影,我的感觸很深很深……
故事講述的是一位貧困山區的小學老師因為要回鄉一個月,所以叫村長找一個代課老師:年僅13歲的魏敏芝,并答應給她50塊,囑付學生一個也不能少。因為其中一個學生跑得快,所以要到縣里去上學,魏敏芝硬是不給人,可能我們大家會想:這可是一個好機會,不僅能為那個孩子有一個好的前程,更能為這所學校爭光。而魏敏芝卻不答應。這是一份執著,這是一份堅持不懈的諾言,這更是一份重如泰山的責任心。
可沒有多久,另外一位同學輟學了,經家訪才知道那位同學張慧科到城里打工了,于是另外的一份堅持和力量推動她去城里找張慧科,魏敏芝先是傳到小廣播里去,再用身上僅有的幾塊錢買筆和紙寫尋人啟事,然后竟在電視臺等了一天多,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見到了臺長,找到了她的學生。最后有更多的一些人捐助了水泉小學許多錢和學習用品。故事圓滿的結束了。
這部電影不是簡簡單單的透露出師生的情感,而是告訴我們要多多關注貧困山區孩子們的學習條件,而水泉小學只是其中的一個,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希望工程能彌補的只是表面,而不是所有,世上要我們關注的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太多了!據資料顯示:中國有13億人口,而農村中的人就占有8億,上不起學,輟學的兒童數目很大。讓我們關注這些上不起學的孩子們吧,他們需要我們的關注和資助!
《一個都不能少》觀后感600字2
先后少了兩個學生。在自己帶的28名學生的幫忙下,魏老師經過長途跋涉,歷經千辛萬苦,最后找到了那兩名學生的故事。
這個代課教師自己只有十三歲,比我們大不了多少,還只能算是個大孩子而已,但她倔強甚至固執地遵守著“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農村的孩子也許不如城市的同齡人見多識廣,因而常被一些人認為:“不懂事兒”。但是,作為一個普通人,她對這份職責執著的追求,這是一種讓人敬佩的精神和信念!這種精神和信念在此刻的很多城市孩子和成人身上,是找不到的。
我為電影里所展示的農村孩子上學的問題感到難過。魏敏芝老師是片中的主角,但我覺得還有另一個不是主角的“主角”——高老師。盡管影片里高老師只在開始時,出現了不到十分鐘的時刻,然而:辦公桌上精心用牛皮紙包好的教科書、臨時搭起的床鋪、學習委員張明仙的'日記、魏敏芝因日記所受到的啟發、孩子們不離嘴邊的“高老師說的”……他的精神仿佛貫穿了整部電影。
魏老師的堅定,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同時,這部電影也讓我感受到了貧窮家庭的艱難和城市里好心人的愛。我們能夠坐在整潔明亮的教室里學習,已經算是十分幸運的了,因此,必須要珍惜這個機會,好好學習,遵守紀律。
所有的孩子就應都跟我們一樣,有在課堂里理解教育的機會!——一個都不能少!這,也許是影片真正要告訴我們的,也是我們所有人需要付出發奮和愛心去做的事。
《一個都不能少》觀后感600字3
上個星期,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叫《一個都不能少》這部電影使我深受感動,是因為女主人公魏老師執著堅毅,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倔強性格,使我感動了。
這部電影講了在一個鄉村小學一位小學才畢業的12歲少女魏敏芝成了鄉村小學代課老師。因為教書的高老師的媽媽病了,她要回家探親,所以只好請代課老師,在高老師臨走之前,就對魏老師說:"敏芝,你要記住,這些孩子都很調皮,一個都不能少,你要看好他們,我會盡快趕回來的!”魏老師之所以會答應,是因為魏老師想得到那60元錢。看到這,我就有點討厭魏老師了,因為她只想到錢,根本就沒有顧及到那些她將要管的孩子們。當然我只是從一方面的角度看,如果從另一方面的角度看的話,可能是因為他們那邊的條件沒有我們現在生活的好。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有的,好好讀書,將來回報祖國。可是沒過多久,張慧科因為家里窮,就被他的媽媽叫到城市里去打工,魏老師知道這件事后,急的團團轉,她知道高老師臨走前囑咐過說:“班里的人,一個都不能少。”于是,魏老師就去城里尋找張慧科。她通過了許多方式去尋找張慧科,比如說:寫尋人啟事,問路人許許多多,最后他通過臺長,終于找到了張慧科。
我為這部電影喝彩,不僅僅是因為魏老師執著堅毅,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倔強性格,還因為水泉小學的教室那么破舊,文具那么少,學生的家境又那么貧寒。但是他們仍然好好讀書。我們現在的環境不知道比他們好多少倍,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一個都不能少》觀后感600字4
一天我看了《一個也不能少》這部電影,我深深地被感動了。特別是電影中的小魏老師,她那種關心學生的品格,使我深受感動!
故事發生在一天下午,小學三班的高老師因為他鄉下的母親病得很嚴重,所以他要請一個月假。村長知道了,就請了一個臨時代課的老師。高老師在走的那天,吩咐那位老師一定要看好那班學生,一個人都不能少,還吩咐她要好好管教那班孩子。高老師走了幾天,班里發生了一件事。張慧科因為家里沒錢,所以沒來上學,去城里打工掙錢。老師知道了,只好去城里找張慧科同學,但是因為沒錢。所以只好走路去。過了一天一夜,她終于走到了城里。當時找來找去都找不到。于是她想了很多辦法,但還是不成功,最后有一位好心的人告訴她去找電視臺的臺長幫忙。經過三天時間,那位叔叔幫助她找到了張慈科同學,還送了他們很多學習文具與錢。通過這件事,使我們知道了小魏老師是多么的偉大,贊嘆小魏老師那關心同學的品格。
在這部電影中,不僅使我知道小魏老師是一個偉大的老師,還使我知道原來在山村里住著很多貧窮的孩子,而且他們過著很艱苦的生活。在這時我不由得沉默了,看看他們的生活環境與我們的生活環境,我覺得我很幸運。因為自己生活在一個充滿幸福的世界里,而他們生活在一個艱難的環境中。有時他們因為家里窮而沒上學,有時甚至沒得吃。看著這種種的.生活,我的淚水不由得像斷了線的珠子,不住往下流。
看完《一個也不能少》這部電影,我真是羞愧萬分。自己整天只顧著玩兒,又不好好讀書。而那些生活在貧窮的山村里的孩子都能好好學習,為什么我不能呢?所以從今天開始我也要好好學習,不僅要好好學習,而且還要學習小魏老師那種關心同學的品格,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一個都不能少》觀后感600字5
最近,看了張藝謀導演的影片《一個都不能少》,這是一部十多年前的片子,它反映了農村小學教育的落后現狀和代課教師的艱辛工作。該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貧窮山村小學里感人淚下的故事。片中的女主人公魏敏芝教師因受老教師的托付,努力維護這個小學里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校讀書的故事。她從頭到尾都在堅持,要讓學生一個都不能少。從而發生了她歷盡艱辛找回一個因家里貧窮而輟學到城里打工的男學生。片中所描述的故事情節,無不讓我感慨萬千。
一年級到六年級僅有28個學生,所有的課程都由一個五十多歲的老教師承擔。可見這個山區的貧困程度。更加可貴的是這位老教師的敬業精神,直到病倒了,還再三叮囑代課教師要讓這個學校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多么盡業的教師。盡心敬業的精神,值得我們反思。在現代的社會,每個人都在為自我完美的前程努力,計劃著自我的未來藍圖……沒有人愿意去到這些窮山區,去花比別人艱辛幾十倍的汗水,卻只能拿到幾十塊錢的工資。
記得我在讀小學的時候,我們一個班都不止28個同學。山區小學那樣貌的讀書機會,是何等的少。看著他們的教學環境,回想我從小到大所理解教育的學校,那個差距,心里真不是滋味。雖然我們的祖國比以前強壯了,但還是有很多地方十分貧窮,連吃飽飯都談不上,能上學校讀書,對山區的小孩子來說,那更是一種奢望。
所以,又有一個男學生因為家庭的貧困而選擇輟學,離開家鄉,離開學校,踏上了打工掙錢的路。因為老教師最終離開學校時的叮囑,代課教師毅然決定要去找回輟學的男學生,因為“一個都不能少”,她堅持著。看著她為了能買上乘車去城里的車票,和學生們一齊去為磚廠搬磚掙錢時,一種心酸由然而生。就因為貧窮,做什么事都會受到限制,連一張車票的錢,都要花上時間去努力掙來。
努力所付出的汗水得來的錢還不夠買到一張車票。這并沒有讓代課教師打消找回輟學學生的念頭。她選擇走到城里去,一百多公里的路,又花了她一天一夜的時間。堅定的信念,支撐著她。這像是我們的祖國,在努力尋回曾被分割出去的領土。不管路多遙遠,她的想念僅有一個,一個都不能少!
《一個都不能少》觀后感600字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