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觀后感500字
看完一部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領悟呢?是時候寫一篇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匆匆那年》觀后感500字,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匆匆那年》觀后感500字1
20_年6月3日,一位可愛的'嬰兒出生了,身高只有53厘米的你,誰會想象到如今已是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呢?還記得嗎?在周歲宴那天,你被放在一個大圓桌上,向大家展示“抓周”,桌上擺滿了東西,好奇心強烈的你立刻被吸引了過去,桌上有:算盤、酒杯、眼鏡、筆……而你左看看,右瞧瞧,活像一個正在逛街的婦女,最后,你的目光停留在了對你來說是一張色澤鮮紅的紙上,當然,那其實就是100元的一張鈔票。就在你手伸出的那一刻,圍在你周邊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你卻一臉困惑。
而現在20_年的你,卻已是一個身高1.54米的大姑娘了,還記得前些日子,你就在家里上演了一場“遙控器爭奪戰”哦!首先,由你在播放著自己喜歡看的電影,看得正入迷呢,卻被老爸一個健步搶走了遙控器,迅速調成了世界杯球賽,把你氣得火冒三丈,大聲喝道:“你憑什么調電視?”“電視是大家的,不是你一個人的。”老爸辯解道。“那你的球賽可以在手機上看,我不行啊!”你呶了呶嘴。這時,媽媽出現了,見你和老爸吵得正歡,于是便坐收漁翁之利,靜靜地看起了電視劇。“媽媽,我要看電影!”你大喊道。“老婆,我正看球賽呢。”爸爸評理道。“我要看電視劇。”媽媽反倒心平氣和地說。“不好!”你大叫著。“我也不同意。”爸爸附和道。誰知,媽媽卻不講理起來,把遙控器緊緊攥著,生怕你和爸爸搶走了似的。你跑到媽媽面前,對媽媽手里的遙控器進行猛攻,費力地從媽媽手里拿出來,卻不料又被爸爸一把搶走。這時,媽媽使出“必殺技”:撓癢癢。使出渾身解數的你好不容易才逃了出來,為了避免“二次傷害”,也只好敗下陣來,而此時的爸爸也不行了,所以最后,遙控器還是落在了媽媽手里,你和爸爸也只好去玩飛行棋。
你這十年來有太多太多精彩,美妙,令人興奮的故事上演著,有溫暖、有艱辛、有沮喪、有……而“你”其實就是我自己啊!還記得,匆匆的那年……
《匆匆那年》觀后感500字2
"在糾結與糾結中勉強看完了《匆匆那年》,中式的故事向來不缺乏結尾式的美滿,此片亦不例外。無論是生活還是導演,總把故事的開頭設計的那樣美好,仔細想來也不怪他們,如若開始達不到高度,何來以后?呵呵。緊接著中間曲折離奇自不必說,隨便一個理由就可搪塞過去,只是不要太假,我們都會相信。只是故事的結尾往往分歧過大,亦如此片,實在是太過美好說不過去,雖迎合了癡男怨女的口味,但與實實在在生活在地球村里的鄉親們差的太遠,不接地氣,根本就長不出莊稼。
比如,末尾處,好好地一個畫家,突然間手受傷了,而且還從此不能畫畫了,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才成全了男主角單膝跪地的成功,你們想象,導演得多恨畫家,呵呵 ,我并不是護短,為了完成任務,已把現實變成虎狼世界,任意扭捏,拼湊情節。如果“畫家”是正常人呢?咱的故事該怎么辦啊,導演同志?例子還有很多,不例舉了,以免氣死 ,呵呵。
我覺得,在青春與等待之間有太多的人付出了淚水,亦或失去了很多追求美好的機會,而所有已經經歷或者正在經歷其中的人,能做的或者必須做的就是,努力擦掉不可能抹去的痕跡,任憑它隱隱作痛,隨時間減輕,由愛恨變親情罷了。而過于追求圓滿,只能說是人性太美好了。
導演同志,此片中太多的遺憾都在鏡頭下面變成現實,為此假設了太多脆弱的假設,竟是些經不起懷疑的情節。那假設你是上帝而不單單是一個偉大的導演該多好啊。
拍文藝片很好,值得鼓勵,我覺得離生活最近的最真實的文化現象與藝術成分才有味道與可讀性。
下次看個喜劇吧,笑笑就可以了。
《匆匆那年》觀后感500字3
和所有青春電影的劇情一樣,那些年我們從相遇到相戀,一起度過懵懂的日子,喜歡時那樣的放肆、瀟灑、無知讓我們不知天高地厚的在天與地之間徘徊,因為對未來毫無規劃,我們總是輕易地給對方許下承諾,等到發現我們自己并沒有心中所想的那般強大,然后又順理成章的地分開??這就是這個可悲的青春電影告訴我們的。
也許每個人都愛過,也被別人愛過,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我們在看這些電影時,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共鳴,于是就會回憶,回憶對那段時光的思戀,也會感嘆一句:“匆匆那年”
有時候會和老同學出來聚會,然后回憶學生時代的日子,互相找笑點吐槽,在沒心沒肺的笑過后,心里又略有些酸楚的感慨,最后從容的干掉杯中所有的酒。在那些過去的日子里,有對方的表白失敗,有翹課去另一個城市找某個人,有老同學和自己的朋友最后走到了一起,有人結婚,有人離婚。
和青春有關的日子里似乎,都是相愛與別離的話題,無論是甜蜜還是苦澀,人生最美好的時光也就是那些年,一個人最風華的歲月也就是那些年。--那些年,什么房子,車子,工作??都與我無關,我只關心的是我在乎的人會不會喜歡我。
我喜歡過別人,也被別人喜歡過,有喜歡一個人到自己所有情緒都和她有關,也有過因為想太多導致整宿整宿的失眠,結果,那時候以為對方也和我一樣痛苦,后來才發現,真是自己想太多了。或許是經歷的多了,也明白了,無論自己愛與不愛,這些小情緒在別人的眼中是如此的渺小。所以最后也學會了安靜的悲傷,不去打擾對方的生活。
自己所經歷的是如此的獨一無二,別人或者是當事人能否理解,都無所謂了。現在,無論那個人是在橋上還是在樓上,無論是在窗戶上還是在夢里,一切都順其自然吧。
《匆匆那年》觀后感500字4
最近一部《匆匆那年》又勾起了我們青春的記憶,時光總是在不經意間悄悄流逝,等你回神時早已不知溜向了哪里。那些痛、那些傷、那些樂,只能變成回憶讓人慢慢回味……
匆匆間,又已接近了20__的尾聲,還能憶起去年這時感嘆著20__怎么就來了,現在卻又要說再見,也許這就是人生,總是匆匆來、匆匆去,只看你能留下什么吧。
20__算不得什么特殊的一年,卻也稱不上平淡,這一年我又向著大齡邁了一步,卻也更懂得生活。新年伊始,和同事們一起忙忙碌碌為了達標工作不斷學習,不斷改變,總算功夫沒有白費,有一番收獲;炎熱的7月享受著工作后的第一個暑假,和學生時代確實有那么一點點不同;和朋友的西安行、杭州行,讓我領略了一番不一樣的風光,感受著不曾感受過的生活;8月,經歷一場情傷,也曾難過,也曾傷心,可卻也懂得不再是小孩子,有些事總是要經歷的,有些果總是要承擔的;9月開學,角色有了一點變化,同時承擔的責任也多了一份,懂得了合作的重要,和班級老師一起制定各種計劃、各種事項,更相信了態度決定命運;10月,參加成人高考,考前的各種學習復習,又重溫了一遍學生時代,總算結果還算滿意,哪怕與人并駕齊驅,也不要落人一步,一步之差就是天壤地別;11月總結會上,當聽到被評為11月的好教師時,有片刻的欣喜,之后卻是覺得慚愧,跟其他的老師相比我還是有很多的不足,我需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太多,但是沒關系,只要有信念,我總會讓它變得名副其實;12月,我繼續在前進,走在時間的道路上,走在前進的道路上,總期待著有那么一筆是為我而繪,我相信它就在前方……
匆匆那年,等回首時20__也只是那些年中的一年,那些年承載著我們的夢想,我們的希望,提醒著我們曾經的熱血沸騰,卻也激勵著我們堅持夢想,永不言棄。
再見,那年,再見,20__!
《匆匆那年》觀后感500字5
"《匆匆那年》這首歌在KTV唱過N遍后,直到今天才終于看了電影。在看過《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和《致青春》后,《匆匆那年》并沒有帶給我更多的感觸。我家那位理工男在看到我面帶微笑的觀影表情時,不屑的說道:這片子多難看呀,根本沒法兒和《那些年》相比…我按住暫停鍵,抬頭看著他說,你知道嗎,我看這個片子的時候,想到什么了嗎?我沒有像看《那些年》和《致青春》時那樣,緬懷過去,而是想到了未來,想到了等兒子長大,開始有喜歡的女孩兒時的那些年…還記得《山楂樹之戀》吧,你看無論經過多少歲月,變化的只有服裝和道具,青春年少時那懵懂的情愫,那種感覺,都是一樣的,所以也許兒子也會遇到類似的“愛情”。我似自言自語一般的評論說完,理工男便沒有任何回應的睡覺去了。電影繼續播放……直到結束。
剛才提到“愛情”這個詞時,之所以會打上引號,是因為讓我想起了,上周和幾個姐們兒聚會饕餮時,不知誰先起的頭,在餐桌上開始談起了“愛情”。當然都是他人的愛情。雖然在座的姐兒幾個都是表示自己是在愛情和美食面前果斷選擇美食的貨色,但也坦誠的不否認,愛情曾經來過,只是這愛情已經不知道從何時起升華到引號里去了。
《匆匆那年》之所以讓我想到了兒子,可能是因為籃球和吉他,看著電影里的男生在籃球場上的身姿,不禁讓我想到兒子長大打籃球時的模樣……還有吉他,我好像也看到了他彈著吉他唱歌的樣子……好了,想到這里,我知道了,屬于我們這輩兒的愛情,是升華到哪里去了。
看完我這段觀后感的那幾個姐妹,下周聚會的談話主題,我們是不是可以從“過去那些年“談到”未來那些年“了,你們可以開始準備談資了。[偷笑]我也洗洗碎了!都怪下午午睡后的那杯咖啡!讓我現在都還是兩眼放光的狀態![花心]
《匆匆那年》觀后感500字6
如果自己一個人或是想念什么的時候,也許會更有感。
實話,最開始的內心獨白,31歲的男主并不吸引我,因為太多的開場都是這樣的獨白,貌似自己最憂愁最無奈最混亂又最有世界觀,所以只是直接看下去。
陷入回憶。
高中生,其實那更像初中的我。學老師的口音,數老師的口頭禪,為了灌籃高手而瘋狂,還珠格格陪伴的夏天,畫黑板報評分,籃球和被籃球砸中而來的帥哥,所有的所有都是一樣的。
校服難看么,你卻再也穿不了了。
那個年齡你有權利穿很多漂亮的衣服,但是那個年齡學校也有權利讓你穿上這樣一種一年四季都如一的丑校服,頂多天熱的時候再換套薄的。現在想想其實這樣不也好,至少青春,沒有畫個滿臉花滿世界的走。
因為青春真好,根本不用你去裝飾。
初中時,我的歷史老師有個口頭禪:“是~啊~”而我呢,在紙上畫正字查這些~a~的數量,而我們的歷史老師正是一如劇中的反應,只是劇中那個淘小子變成了現實中我這個瘋丫頭。
還有那些流川楓櫻木花道的三角戀,仙道章流川楓的同性戀傳說,猩猩隊長教練眼鏡……有哪個女生沒喜歡過呢,哪個班級沒有愛籃球的男生,哪個班級又沒有啦啦隊一樣吶喊的女生,哪本青春小說沒有被籃球砸中的女生和前來救援的帥鍋呢。
就像那個會跳的紙青蛙,記憶里一蹦一蹦的。
其實電視上有流川楓的時候,我才勉勉強強長到上高中的大哥的腰那么高。曾經為了跟大哥搶電視不看他要的流川楓,我狠狠地咬了擋在電視機前面的他,結結實實的咬在屁股和腰的結合部上,誰知道,隨后進入青春期的我也會一遍遍的看灌籃高手,艱難地選擇是喜歡酷酷的流川楓多些還是臭屁的櫻木花道多些。
翻繩,幾毛錢的冰晶飲料,跳格子,童年,青春期,高考,好多的事兒好多的時間。
那句話怎么說,沒有過不去的事情只有回不去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