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6月刷新全球最熱記錄
最近的天氣一天比一天熱。請注意防暑降溫,避免長時間戶外活動,安全生產、電力、健康和交通等需關注高溫天氣的影響。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剛過去的6月刷新全球最熱記錄,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全球剛經歷有記錄以來最熱6月
世界氣象組織當地時間10日發布報告稱,根據初步數據,世界剛剛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周。此外,剛剛過去的6月也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海面溫度達到新高,南極海冰面積創歷史新低,比自衛星觀測開始以來平均水平低了17%。
世界氣象組織氣候服務主任克里斯托弗·休伊特說:“6月和7月初的異常溫暖發生在厄爾尼諾現象發展之初,預計厄爾尼諾現象將進一步加劇陸地和海洋的熱量,并導致更極端的溫度和海洋熱浪。”他同時表示,隨著厄爾尼諾現象的進一步發展,可能會出現更多的極端天氣,這些影響預計將持續到2024年。
2023夏日高溫中暑的處理方法
一般中暑的處理方法
處理一般中暑的措施:給患者降溫。應盡快將患者移至清涼的地方。用涼的濕毛巾敷前額和軀干,或用濕的大毛巾床單等將患者包起來。用電風扇,有涼風的電吹風或扇子為其降溫。注意:不要用酒精擦拭其身體,不要讓其進食或喝水。
處理嚴重中暑的急救措施
①將患者移至清涼處。
②讓患者躺下或坐下,并抬高下肢。
③降溫。用涼的濕毛巾敷患者前額和軀干,或用大的濕毛巾、濕的床單等把患者包起來。用電風扇、有涼風的電吹風等促其降溫。注意不要用酒精擦拭患者的身體。
④讓神志清楚的患者喝清涼的飲料,如果患者神志、呼吸及吞咽均無困難,可以讓他喝鹽水(每100毫升加鹽0.9克),注意:不要喝酒或咖啡。
⑤如果患者病情無好轉,應送醫院急救。
高溫天氣的危害
高溫天氣,對人體健康的主要影響是產生中暑以及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導致死亡。
人體在過高環境溫度作用下,體溫調節機制暫時發生障礙,而發生體內熱蓄積,導致中暑。中暑按發病癥狀與程度,可分為:熱虛脫,是中暑最輕度表現,也最常見;熱輻射,是長期在高溫環境中工作,導致下肢血管擴張,血液淤積,而發生昏倒;日射病是由于長時間暴曬,導致排汗功能障礙所致。
對于患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在高溫潮濕無風低氣壓的環境里,人體排汗受到抑制,體內蓄熱量不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血管處于緊張狀態,悶熱還可導致人體血管擴張,血液粘稠度增加,易發生腦出血、腦梗死、心肌梗等癥狀,嚴重的可能導致死亡。
高溫對人們日常生活和健康以及國民經濟各部門都有一定的影響。高溫天氣使人體感到不適,工作效率降低,中暑、患腸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等病癥的發病率增多;因用于防暑降溫的水電需求量猛增,造成水電供應緊張,故障頻發;旅游、交通、建筑等行業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尤其在農業方面,高溫加劇了土壤水分蒸發和作物蒸騰作用,高溫少雨同時出現時,就會造成土壤失墑嚴重,加速旱情的發展,給農業生產造成較大影響。同時,持續高溫少雨還易引發火災,不僅對生態環境會造成破壞,還會危及國家和百姓生命財產安全。
2023高溫天氣怎么樣居家應對
1. 適時避暑:盡量避免在高溫天氣中長時間暴露在戶外,尤其是在中午和下午時段。如果需要在戶外活動,應該選擇在清晨或傍晚時段進行。
2. 補水:高溫天氣中人體容易失水,因此要多喝清涼的水,尤其是在外出活動時,要隨身攜帶足夠的飲用水,并及時補充水分。
3. 遮陽防曬:在戶外活動時,要穿著透氣、輕便的衣服,帶上遮陽帽和太陽鏡,涂上防曬霜,做好防曬措施。
4. 保持室內通風:在室內要保持良好的通風,可以開啟空調或電扇來降低室溫,同時也可以凈化空氣。
5. 合理飲食:高溫天氣中要注意飲食,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過于油膩和辛辣的食物。
高溫天氣的應對工具有哪些?
1. 防曬霜:選擇一款具有較高SPF值(防曬系數)的防曬霜,可以有效防止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傷。出門前20-30分鐘涂抹,每隔2小時重新涂抹一次。
2. 遮陽帽和太陽鏡:帶上遮陽帽和太陽鏡,可以防止太陽直射,保護眼睛和面部皮膚。
3. 透氣衣物:穿著輕薄、透氣的衣物,如棉質、麻質或竹纖維制品,有助于排汗散熱。
4. 防暑飲料:隨身攜帶一些防暑飲料,如綠茶、菊花茶、酸梅湯等,可以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預防中暑。
5. 防暑藥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可以在中暑初期緩解癥狀。但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6. 濕毛巾或冰涼貼:在額頭、頸部、腋下等容易出汗的地方放置濕毛巾或冰涼貼,可以有效吸收汗水,保持身體清爽。
7. 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高溫天氣容易出汗,需要及時補充水分,每天喝足夠的水,以保持身體水分平衡。
8. 避免高溫時段外出:盡量避免在一天中最熱的時段(通常為下午1-4點)外出,減少在高溫環境下的活動時間。
9. 保持良好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和規律的作息有助于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預防中暑。
10. 防蚊蟲:高溫天氣容易滋生蚊蟲,使用蚊帳、防蚊液等防蚊產品,避免蚊蟲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