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葵花簡短讀書心得
青銅葵花簡短讀書心得篇1
周末,我讀了一本書,名叫《青銅葵花》,這本書令人感動,它講述了青銅和葵花遇到困難,決不放棄的故事。
城里人葵花的爸爸媽媽都去世了,住在大麥地,青銅一家收留了她,青銅在一場大火中,變成了啞巴,他用手勢和別人交流,他非常疼愛他的妹妹葵花,總把最好的東西給葵花,所以淚水經常會模糊葵花的視線。有一次,暴風雨掀掉了青銅家的房頂,大水淹沒了他們的房子,一家人只好天天住在草棚里,奶奶賣掉了一直戴在耳朵上的金耳環,為的是給青銅葵花蓋一座美麗茅草屋。冰項鏈這一章寫了在冬天時,葵花要表演節目,排練節目的劉老師希望葵花能戴上銀項鏈,可青銅家太窮,沒有辦法,青銅看見透明的冰凌,便給葵花做了一條冰項鏈,當葵花戴著冰項鏈走上臺時,臺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從這本書中,我發現了兩樣最珍貴的東西,那就是愛的力量,還有就是永不放棄的精神。愛的力量能讓人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而只有具備永不放棄的精神,不向任何困難低頭,才會獲得成功。
和青銅葵花相比,我們現在的生活實在是太幸福了!我們遇到的困難和他們所遇到的困難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我以后要以青銅葵花為榜樣,做一個具有愛心,遇到困難永不放棄的好孩子。
青銅葵花簡短讀書心得篇2
讀《青銅葵花》這本書,我是用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讀完,我覺得曹文軒寫得很棒,惟妙惟肖。我覺得這是一本打動人心的書,而且曹文軒寫的這本書還被山東大學中文系選為必讀書目,在我心中這本書是一本真正好的短篇小說呢!
青銅葵花這篇故事講述的是青銅葵花家經濟不好,只能讓一個人去讀書,而青銅把這個唯一的機會讓給了自己的妹妹葵花。葵花其實不是青銅的親妹妹,她是一個孤兒,但是青銅的一家人把葵花當作比親人還要親。青銅是一個啞巴,不會說話,但是他一直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他很愛他的妹妹,很愛他的家人。有一次他們的奶奶生了很嚴重的病,上醫院需要很多的錢,家里已經沒有錢了。然后小小的年紀的葵花聽別人說撿銀杏葉子可以賣錢。但是銀杏葉子。是在很遠的一個地方去撿,是要坐船去的。對于一個從來沒有出過遠門的小女孩來說很難,但是葵花為了深愛自己的奶奶決定克服困難,自己一個人偷偷地去了,全家人都很擔心她,青銅每天半夜都會提著燈籠在碼頭等待著自己的妹妹歸來。
看了這個文章我很深感動,只要心里有愛,有陽光,有家人,沒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困難。
優爸點評:優爸讀了小作者的這篇讀后感,認為小作者對于原作的把握還是很到位的,文中,小作者用了詳實的語言概述了青銅和葵花拮據但有愛的生活,在其中突出了青銅一家對葵花的愛護,以及葵花為了報恩選擇自己外出撿銀杏葉這兩件事,把青銅和葵花之間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的家人情感表現得很透徹,這很不錯!不過,優爸要給小作者提兩個小建議,一是小作者在寫作文時注意理順語句,特別是要注意句號與逗號的使用,恰當地斷句很重要,優爸已經為你修改好,請注意對照原文。其二是小作者在感受方面還可以更多地抒發,例如,可以舉出自己身上相似的例子,用自己的例子強化情感的表達,也是不錯的方法!
青銅葵花簡短讀書心得篇3
我最喜歡讀的一本書就是《青銅葵花》了,它讓我十分感動,對書中的每個人物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受。
作者在書中將苦難寫得深刻,將美寫到極致,將愛寫得充滿生機與情意,在用心體會人生。這種對苦難、對真情、對美好人性的細膩描寫宛如一股溫暖輕柔的春風,吹進我的心房,令我不得不沉醉于此。
《青銅葵花》這本書,讓我感觸很深。青銅的不幸,我很同情。我想:身體上的殘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上的殘缺,人們常說上帝是公平的,若是對你關上一扇門,必定會為你開一扇窗,正如青銅,雖然他與正常的孩子有些不同,但他十分懂事,是一個很好的哥哥,為了妹妹能念書,不惜放棄了自己的上學夢想,我們有這么好的條件,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葵花是一個天真、懂事的好女孩。為了給自己貧困的家庭省錢,學校組織的拍照活動她沒參加;為了能多編些蘆花鞋去賣,每天放學和哥哥一起去采蘆葦;為了給奶奶看病,自己一個人偷偷的跑到江南撿銀杏、考試故意考差;為了讓哥哥在別人的面前自信起來、抬起頭來,用各種辦法教她的啞巴哥哥寫字。每當讀到這些情節,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流下感動的淚水。葵花的這種堅強與樂觀,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確,快樂固然可貴,但痛苦更是可敬的,我們應當正視痛苦,正如那首歌中唱到“陽光總在風雨后,請相信有彩虹……”。痛苦會鍛煉我們,使我們更加成熟。
通過讀這本書,我感受到堅強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品質,失去了堅強,就是失去了奮斗的意志。我也被那時候人與人之間的純樸感情而感動——這就是曹文軒純美的文學世界。
青銅葵花簡短讀書心得篇4
孟德斯鳩曾說:“喜愛讀書,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無聊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我有許多喜愛的書。有的像一束郁金香,沁人心鼻;有的像一輪紅日,撥開我心中的云霧;還有的像一支畫筆,為我的生活錦上添花。而我最喜愛的書是曹文軒的一部長篇小說——曾獲《中國時報》“2005年十大好書獎”的《青銅葵花》。
全文講述了這樣一個催人淚下故事:青銅,一個脾性古怪的鄉村野子。他五歲時,在一場大火后,他因發燒而成為了大麥地人口中的“啞巴青銅”。葵花,一個來自城市的女孩。她的媽媽在她五歲時得病死了,她的爸爸媽媽又都是孤兒,她,這個懵懂無知的小女孩只剩下了爸爸。爸爸要去蘆葦蕩勞作,她只能跟著爸爸來到了在大麥地對面的那片一望無際的蘆葦蕩。葵花爸爸的死,使這個無依無靠的小女孩成為了青銅家的一員。他們以兄妹相稱,一起生活了五年——從葵花七歲到葵花十二歲。在這五年中,兄妹互相幫助,互相愛護,成功地度過了眾多歷經坎坷的歲月。也就是在葵花十二歲那年命運將葵花召回了那個開滿青銅葵花的城市。得知葵花的離去,啞巴青銅沒有哭也沒有鬧,只是坐在河邊的大草垛上眺望,這種毫無結果的眺望,在青銅吐字不清地大喊“葵花——”時停止,喊聲盤旋在大麥地的上空,最后,變成了難以終了的思念。
全文描寫了眾多“美麗的苦難”,而曹文軒本人也說“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苦難。苦難決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苦難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一個強者。”他是想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凡能體味苦難和歡樂這兩姐妹的,方能懂得人生的價值和甜蜜。也就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個深刻的道理。而葵花在文中之所以能屢次得到他惹不得幫助,也和大麥地人的熱心腸和愛心是緊密相連的。這是讓眾多人為之感動的原因。
這本寫苦難——大苦難,見苦難寫到深刻之處;寫美——大美,將美寫到極致;寫愛——至愛,將愛寫的充滿生機與情誼的作品便是我最喜愛的一本書——《青銅葵花》,它反映了人間珍貴的真情,聽完我對它的介紹,你也一定會喜歡它的。
青銅葵花簡短讀書心得篇5
在寒假我有幸看了曹文軒先生寫的《青銅葵花》第一次讀到這樣的兒童文學作品,文字純凈得似一滴露珠,晶瑩而剔透。然而就在這種晶瑩中又分明折射出一種凄凄的憂傷。那種于純美中透出的痛苦緊緊抓住人心,而那份于痛苦中流露的美則顯得更加深厚,讀著這樣的文字,不知不覺中便走進了青銅葵花的世界。
城市女孩葵花跟隨爸爸來到了一個叫大麥地的村莊生活,孤單寂寞的她認識了一個同樣沉默不會說話的鄉村男孩青銅。爸爸的意外死亡使葵花成了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貧窮但善良的青銅家領養了她,葵花和青銅成為了兄妹相稱的朋友。在粗茶淡飯的生活中,一家人為了撫養葵花費盡了心思,而青銅更是在沉默中無微不至地呵護著葵花:為了葵花上學,青銅放棄了自己的上學夢想;為了讓葵花照一張相,青銅在寒冷的冬天把自己腳上的蘆花鞋也賣了;為了葵花晚上寫作業時不去別人家“借燈光”,青銅捉來螢火蟲做了十盞南瓜花燈;……
在生活富足的今天,我們也許已經失去了于痛苦中感受美的機會,《青銅葵花》無疑是給我們展示了另外一個世界,發出了另外一種聲音。它讓我們知道,生活中處處有苦難,而苦難中也含著更動人的美。雖然青銅一家過得很清貧,有時連飯都吃不飽,他們的生活跟我們比起來,真是差太遠了。不像我們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但我們有些人還在嫌這嫌那,整天覺得父母欠他們似的。與青銅葵花比較,我們不覺得慚愧嗎?
我們在條件優越的地方生活,過著青銅、葵花眼中天上人間的生活,但我們比青銅、葵花差遠了。他們在田里勞動時,我們在家里看電視;他們在吃桌子上的粗茶淡飯時,我們在為山珍海味發牢騷;當他們給爸爸媽媽捶腿捏腰時,我們在數落爸爸媽媽的種種不是……我們就這樣被寵著、溺愛著,從來沒有感到苦,更談不上青銅葵花受的什么蝗災、旋風。但細細品味,我們這樣的生活有什么意義?挫折痛苦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再好的寶石也需要雕琢;再好的樹苗也需要剪枝。只有在痛苦中掙脫出來,才是真正的強者,才會感受到真正的苦中之美!
青銅一家經歷了多少風雨,他們從來沒有半點怨言,他們互相關心,互相理解,愛的氣氛緊緊地包圍著他們。葵花并不是他們的親人,但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的溫情讓我感動。看到最后一個自然段,我的淚水泉涌而出。葵花要到城市去了,青銅常常遙望蘆蕩的盡頭,遙望葵花所在的地方。不會說話的青銅無意中大聲喊了一聲:“葵花——”。
通過看這本書我覺得青銅一家人是那么的純樸、善良,充滿愛心。如果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像青銅一家人那樣關心別人,那么這個世界該會多么美好呀!人不能只顧自己,只注重物質生活,更重要的是人要有奉獻愛心的精神,這比什么都重要。擁有了愛心,就算日子過得再苦再累,心里也是充實的、幸福的。
青銅葵花簡短讀書心得篇6
《青銅葵花》講述了一個哥哥青銅與妹妹葵花樸實快樂的農村生活,最后,葵花回到了自己的城市,青銅就一直遙望蘆蕩的盡頭,葵花所在的地方。青銅與葵花并非同父母所生,卻有著深深的友情和親情。在時間的打磨下,他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更成了心有靈犀的好兄妹。那片片的真情,如陽光般照耀著我,溫暖我的心靈;那份份純潔,似春雨般滋潤著我,澆灌我的心田。
青銅一家人的生活,永遠有苦難相伴。因為家境貧寒,在一個寒冬,青銅都要去集市上賣自家編制的蘆花鞋。即使是北風呼嘯,漫天飛雪的天氣,在街上的一角總會有一個瘦弱的男孩龜縮著身子,在賣蘆花鞋。為什么青銅不愿放棄去賣鞋?因為青銅心中始終保留著一份希望,他堅信有人會來買鞋,他堅信他們一家能過上好日子。他愛葵花,愛父母,愛奶奶,甚至愛那頭吃苦耐勞的老牛!我想,瑟瑟寒風,飄飄雪花在青銅眼中不算什么,青銅在乎的是家人的幸福快樂。相比青銅,生活在優越條件下的我是多么慚愧,霸道的我從不為父母著想,還總是去頂撞他們。青銅懂事、單純、為他人著想…….在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去學習,去思考,去改變。
因為貧窮,青銅與葵花只能有一人去上學,雖然他們互相推讓,可心中卻都希望能背上書包走進學校。后來,青銅為了妹妹葵花,耍了小聰明,放棄了自己上學的機會。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讀書學習的珍貴,在城市的我們,不但不為能上學而知足,而且平時不愛學習,貪玩,認為學習簡直就是“酷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在學校的日子里,懂事的葵花將學校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教給哥哥青銅,而有責任心的青銅則每天護送葵花上下學,不讓“壞小子”欺負葵花。通過這件事,讓我感受到了什么是親情。親情是無私奉獻,互相幫助。我不禁想起我和姐姐。小時候,我們常常為了一個小娃娃爭得你死我活,姐姐終于讓我了,去玩別的娃娃時,我又將目標定在姐姐的娃娃上。其實,我們應該相互謙讓,理解,這樣就能避免很多沒必要的糾紛。
讀了《青銅葵花》,我深切地體會到真情的美麗。其實,幸福很簡單,就在我們身邊,就像青銅葵花一樣。
青銅葵花簡短讀書心得篇7
這個暑假,我讀了老師推薦給我們的一本是——《青銅葵花》,這本書是著名作家曹文軒寫的一本書,故事中,青銅是一個鄉村男孩,他唯一和別人不同的是,他是一個啞巴。而葵花是一個城市里的女孩,故事中說她的父親死了,于是被青銅家收養。葵花十二歲回到了城市,青銅十分悲痛。
青銅是一個好哥哥,特別照顧妹妹葵花。故事中他們遭受了許多災難,不過都堅強地挺了過去,這真是令人感動。
故事情節非常曲折,而就是這種曲折的情節,讓這本書的讀者十分感動。
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青銅為了讓葵花寫上作業,青銅好不容易捉來螢火蟲做了南瓜花燈給葵花,讓葵花能夠好寫作業。
最后葵花十二歲來到了城市,于是他們兩個人就分開了。青銅因為失去了妹妹葵花非常的痛苦,竟然呼喊出了一個藏在心底的名字——“葵花!”
看了這一本書后,我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震撼,這本書教會了我樂觀,青銅葵花他們兩人十分樂觀的面對天災,最后一步步艱難地挺了過去。人生不是一路順風,曲折的小路在人生中不時發生,我們應該從容面對,而不是慌慌張張地解決,讓我們像青銅葵花一樣吧!
青銅葵花簡短讀書心得篇8
在如今這個文壇花壇錦簇的作家圈內,好作家比比皆是。兒童文學又是現代文學中的一片純潔、永恒的凈土。兒童文學作家中,我特別喜愛以“純美小說”出名的作家:曹文軒。他膾炙人口的作品贏得了廣大兒童以及成人的青睞。在四五年級的時候,我曾讀過曹文軒的《草房子》,書中優美的文筆,曲折的情節,還有鄉村生活的純潔美麗,深深地吸引了我。最近,我又讀了他的《根鳥》、《野風車》、《青銅葵花》,使我感觸最深的,是那本《青銅葵花》。
《青銅葵花》講述的是一個城市女孩和一個鄉村男孩的故事。女孩葵花由于一個特殊的原因,成為了男孩青銅沒有血緣關系的“妹妹”。青銅一家是全村最善良的一戶,但也是全村最窮的。葵花來了之后,青銅一家真心地對她好,青銅將上學的機會讓給了葵花,奶奶為了給因為鬧饑荒而挨餓的葵花一口大米飯吃,將所有值錢的首飾都賣了,還不遠萬里地來到江南采棉花,最后積勞成疾,告別人世。青銅是個啞巴,但他更疼愛這個“天上掉下的妹妹”,上學放學都風雨無阻地接接送送,葵花受了欺負也由他來擺平。就這樣過了良久,城市又來召喚葵花,青銅一家心如刀絞,青銅也由此恢復了說話功能。
這樣的故事實在令人感動,城市與鄉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青銅和葵花純潔的兄妹之情,在金燦燦的鄉村的映襯下,閃閃發光,這就是曹文軒營造出的純美世界。故事寫難,大難,深入人心;寫愛,至愛,生動、活力;寫美,大美,美得那樣透徹。這又引起了一個反思:青銅、葵花這樣的人,真的存在嗎?或許早已銷聲匿跡了吧。為別人著想,是的,為別人著想,三分為別人,七分為自己,在現在,已經是好漢了,大部分或許只是九分為自己,一分為別人。誰不為自己?事實確實如此,不過季羨林先生說的好,一半想著自己,是好人;四分之三想著自己,不是壞人;百分之百想著自己,那純粹就是小人了。為什么現在人際關系那么復雜?中國人不像外國人,豪爽、大方?余秋雨先生有一段妙語:幾千年前,西方人(亞里士多德一輩的)在考慮人與自然的關系;印度人(釋迦摩尼)在考慮人與天的關系;中國人(孔子、孟子)在考慮人與人的關系,所以今天的人際關系才會達到那么復雜的地步……兒童在幼兒園時期,就被灌輸“不要相信陌生人,不要跟陌生人走。”之類的思想,甚至還編成兒歌傳唱,世界上還是好人多。青銅葵花間的純潔、樸實的兄妹之情在現今社會真的存在嗎?理想主義化了。
讀《青銅葵花》,至少凈化了我的心靈,使我呼喚人類最真實、最樸實的本性,少一些冷漠,少一些面具吧。這部書,給世人帶來多少影響,不得而知。
青銅葵花簡短讀書心得篇9
當時陽光傾盆,一望無際的葵花田里,成千上萬束葵花,花盤又大又圓,齊刷刷地正朝著天空那輪金色的天體……
——題記
他叫青銅,她叫葵花;他是農村男孩,她是城市女孩;他是個啞巴,她卻是個孤兒。一次偶然的機緣,讓青銅和葵花成為沒有血緣關系,卻是真真正正的一對兄妹。他們一起生活,一起成長,一起度過蝗災、饑荒,一起面對流言蜚語。但是,命運卻不盡人意,在葵花14歲那年,又將她召回屬于她的城市,青銅只能用盡了全部力氣,大聲喊到:“葵花——”……
這部小說是曹文軒先生寫的《青銅葵花》。在整部小說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葵花去江南摘銀杏的事。因為奶奶得了重病,臥床不起,讓本不富裕的青銅一家雪上加霜。葵花為了減輕爸爸媽媽的負擔,沒跟家里人商量就獨自一人乘船跑到江南摘銀杏,來湊齊奶奶看病的錢和自己的學費。由于她的乖巧懂事,很快就取得了船上叔叔嬸嬸們的歡心,他們一起照顧葵花。回到家后,葵花緊緊地攥著一大把花花綠綠的零錢,哭著撲向床上的奶奶,還不停地說:“奶奶,我掙了很多很多錢,你放心好了,我們給你看病。”葵花用她的溫柔善良打動了每一個人。
青銅對于妹妹葵花的喜愛,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元旦晚會的時候,身為主持人的葵花需要一條銀項鏈來襯托她,可是青銅家并沒有,怎么辦呢?青銅靈機一動,把屋檐上的冰錐取下來,不停的吹它,使它變成青銅想要的形狀,再用一根紅繩把冰錐穿起來。經過青銅的不懈努力,一條冰項鏈做好了,但他的手已經被凍得通紅,腮幫也吹得生疼。可當他看到妹妹葵花驚訝而又喜悅的笑容時,他就知道一切都值得。
曹文軒先生的這部小說,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內心,也強烈地震撼了我的心。青銅的倔強而又細心和葵花的溫柔而又強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我感受到了兄妹情義。《青銅葵花》還給我們這些城市孩子展現了另外一個世界,我們還在“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時,青銅葵花就已經可以獨立自主地生活。所以我們應該向青銅學習,學習他的勇敢堅強;也應該向葵花學習,學習她的孝順懂事。并且整本書都是滿滿的愛,大大小小的、深深淺淺的,連成串的,結成片的愛,愛得很深,深的觸動了那根深藏的心弦,
讀一本好書,仿佛就是在品嘗著香茶;讀一本好書,仿佛就是在沐浴著春風;讀一本好書,仿佛就是在慰藉著心靈。讓我們一起讀書,一起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吧!
青銅葵花簡短讀書心得篇10
你有哥哥嗎?他是啞巴嗎?我想這么問是不對的,你可能有哥哥,但他并不是啞巴;也可能你并沒有哥哥,可葵花她有,有這么一個對她無微不至的哥哥――青銅。就算是妹妹想要天上的星星,哥哥也能做到,但你怎么也不可能想到,葵花和青銅并不是同一個娘胎出來的。葵花是一個生長在城市的女孩,青銅卻是一個從小生活在鄉村的一個男孩。
一個特別的機緣,讓青銅和葵花成了以兄妹相稱的朋友,這讓他們一起生活、一起成長。啞巴哥哥是全村,也可以說是全世界對葵花最好的哥哥。家里太窮了,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哥哥毅然地選擇讓妹妹上學。大冬天哥哥穿著一雙蘆花鞋,去鎮上賣蘆花鞋,為了給妹妹湊齊學費,竟然把腳上穿著的唯一一樣保暖的東西也賣了出去,在冰天雪地的光著腳回家。在大年初一,妹妹要上臺表演,但缺一條銀項鏈,哥哥做了一條美麗的冰項鏈給妹妹,妹妹是舞臺上最奪目的一個。妹妹一個人上學怕,哥哥就陪著她到學校,下午準時在學校門口接妹妹;妹妹晚上要做作業,家里沒有燈,只能找借口在同學家里做作業,可突然有一天,同學把她趕出了家門,哥哥知道后,就捉了許多螢火蟲放在南瓜花里,許多漂亮、明亮地南瓜花就在家里亮堂堂地照著;妹妹想……這是一個多好的哥哥呀!每當我看完一章就非常想哭,但又怎么也哭不出來,淚水已經在眼里,但卻流不下來,心酸、感動全在心里了。多么美滿的一家子啊!有愛妹妹的哥哥,有疼孫女的奶奶,還有爸媽,對女兒也毫不疏忽。可老天就偏偏不長眼,奶奶去世,相繼一個誰都不肯相信,但卻又不得不相信的事發生了……
在葵花十二歲那年,忽然從城里傳來消息,要葵花回城,此時村子里的人全體反抗:不許帶葵花回城。但人們不能不相信事實的真相。葵花走了,哥哥是最不愿意的一個,他每天遙望著蘆葦的盡頭――葵花所在的那個地方。一天,啞巴哥哥終于向妹妹所在地方的方向,用盡平生的力氣大喊了一聲:“葵――花!”……
這就是情,兄妹之情,他們雖然不是親人,但比親人還要親一百倍,一仟倍。有這樣的哥哥,我真為葵花而感到驕傲!
看完了整本書,我真的哭了,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場,兩行淚水不停往下流,這是被感動地淚水,這是為葵花有這樣一位哥哥而高興的淚水。
這本書寫了苦難――大苦難,把苦難寫到深刻之處;它寫美――大美,將美寫到了極致;它也寫愛――至愛,用愛寫得充滿生機與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