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內容觀后感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你更深入地思考所觀看的內容,從而更好地理解其主題、情感和思想。哪吒之魔童降世內容觀后感怎樣寫才正確?接下來給大家整理哪吒之魔童降世內容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哪吒之魔童降世內容觀后感篇1
偶然的因素去看了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出乎意料地感覺很贊,國產動畫此刻真的是越來越有水平了。
片中冰、水、沙、火、草、木等各種元素都有涉獵,畫面質感、3D效果等視覺體驗都很不錯。
雖然是改編,可是故事節奏緊湊不拖沓,每一幀都自有用處,全程無尿點;人物設計造型大膽,不一味賣萌討好觀眾,風格自成一派:那個丑丑的哪吒,何不讓你也代入到了對這個傳聞是“魔童”的男孩有些抗拒和敵意呢
當觀眾也和劇中人融為一體時,每一個淚點和笑點都是實時共振的。
哪吒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并不是中國神話體系里的一線明星,畢竟“剔肉還母,拆骨還父”這樣的情節實在太反叛,太暗黑了。
導演大膽地挖掘出了哪吒的市場價值,從寶藏山里挖出了新的璞玉,不再盯著改編到吐的孫悟空了,這會帶來什么樣的蝴蝶效應,我簡直不敢想象。
整個中國神話體系里隨便派出一個嘯天犬白龍馬,都能跟迪士尼打。
片中主題刻畫的還比較有意思:個人對命運的掌控,突出自我意識。那個眼看著就要上天他比天要高,下海他比海更大的無敵英雄,應對世俗的敵意,是如何在成長過程中完善自我的世界觀和人格定型的。
電影《哪吒》真的刷新了我對國產動畫片的認知,很多個情節都看得我熱淚盈眶。
“不認命,便是哪吒的命。”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但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誰僅有我自我說了算。”
“你是誰,僅有你自我說了算。若命運不公,就和他斗到底。”
故事起源于陰差陽錯地搞錯了靈珠和魔丸,本來要生出靈珠轉世神童的李靖夫人被壞人作梗生了魔丸轉世的哪吒,而靈珠被海龍王偷了去放到他自我的龍蛋里以求龍太子升天成仙來拯救龍族永囚海底的命運。
但靈珠和魔丸本就合二為一。就好像每個人都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一樣,好壞都是相對的,好壞也會相互轉化,有好也有壞才是這個世界真正的平衡。
哪吒的父母為了糾正他內心的魔性,一向循循善誘、多方設法拉回正道。哪吒不屈服于命運的既定,說“是魔是仙,僅有自我說了才算”,奮力地掙脫命運的定義。
我最感動的一個畫面是他不愿意他爸爸為他承擔命定的天雷之劫,說:
“我自我的命我自我扛,不拖累別人。”
他把移花接木的仙符損毀,自我上去理解天劫。
理解自我的命運但又不屈于命運,不把自我該承擔的職責卸膊給別人,這是我們為人的志氣和尊嚴。
也許,每一個想要有一番作為,能位列仙班者,都要經歷諸多的考驗和磨練,不理解命運的既定、不在意他人的成見、做自我想要成為的人,才能通關成功。
困難是各種各樣的,有的是自我或者他人給予的無形的眼光,有的是需要積累足夠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有的是需要犧牲一些東西來換取想要的結果,但,只要認定目標、堅持自我內心真實的想法,遇到一個困難克服一個困難、總是會有功德圓滿、得道成佛的那一天。
哪吒之魔童降世內容觀后感篇2
有人說這是一份給畸形和殘障孩子心靈的禮物。我認為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值得一看。
十個里有一個看了能體諒父母的苦心,一百個孩子里有一個能明白要為自我的行為負職責,那這部電影就有他存在的意義了。
第一,不要在意別人心里的成見。如果別人影響到了你,你要做的是,要么遠離這個人,要么打倒,千萬不要想著改變這個人的成見,因為成見已經融入這個人整體的人生觀里了。想要改變整個人太難了。第二,大眾是盲從的。很多藝術家都告誡我們不要在意大眾的看法,因為大眾的看法毫無意義,對你這個人沒有任何參考價值。大眾的看法來自于個別意見領袖和盲從的大多數。不要在意,不管他們是敵視你還是贊揚你。
劇情里的申公豹,他一向不理解自我是妖,認不清自我身上的缺點,而錯誤得將得不到的地位和認可全部歸于是自我出身問題。嫉妒為什么是太乙真人而不是技術高超的他。就好像巴拉拉小魔仙里的小月,嫉妒為什么選擇小蘭守護魔仙堡而不是本事在她之上的自我。
我是哪吒,不認命,便是我的命。
哪吒之魔童降世內容觀后感篇3
相信大家對哪吒都不陌生,他被認為是道教護法神,而大眾對他的熟悉則來源于各種神話故事,比如《封神榜》。哪吒的傳奇經歷比起孫悟空也絲毫不遜色,并且“削骨還父、削肉還母”充滿了悲情色彩,與孫悟空攪亂天庭不一樣,哪吒主要禍害龍王。而2019年7月26日上映的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較以往的哪吒有了必須程度的改編。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動畫電影,講述很久以前,天地靈氣孕育出一顆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將其分為靈珠和魔丸,太乙真人受命將靈珠托生于陳塘關李靖家哪吒身上,卻錯將魔丸托生給哪吒,哪吒出生后調皮搗蛋頑劣不堪,活生生一個小的“混世魔王”,但這樣的哪吒卻有一個做英雄的心,但眾人卻對哪吒充滿了誤解,而元始天尊為消滅魔丸在哪吒被托生之前就啟動了天劫咒語,哪吒真的會變成為禍人間的魔王嗎中國這類神話故事不一樣于歐美,有自我一套獨特完整的體系,如果能挖掘出來那將是巨大的寶藏,若能效仿漫威出一個神話宇宙也有可能將中國文化傳播出去。近年來優秀的國漫相繼涌現,如《大圣歸來》、《白蛇緣起》、《大魚海棠》等,基本都托生于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并且做了較大的改編,這部哪吒也不例外。
首先最大膽的改編就是哪吒的形象上,以往哪吒都是靈珠子轉世,而這次卻成了魔丸轉世,以至于外表并沒有多少靈動的感覺,反而一看就是一個“熊孩子”的感覺,在曝光的劇照中網友驚呼,這個哪吒是按照王寶強的臉畫出來的嗎所以這版哪吒被網友稱為史上最丑哪吒。雖然哪吒的形象可能并不會讓一部分網友滿意,但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故事資料卻足夠吸引人,尤其電影中山河社稷圖一幕真是無比震撼,電影將想象中的物品具體化,而拍好神話故事想象力是最重要的,而此片導演想象力天馬行空,使觀眾能享受到一場視覺盛宴。
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目前豆瓣評分高達8.7分,很多網友都認為要比之前的《大圣歸來》在制作上和故事內核上都更加成熟,而首發的預告片中還玩了一段“哪吒x大圣的梗”,很多網友表時想要哪吒的“電動平衡車”感興趣的網友能夠一齊去吐槽一下。順帶一提,風火輪那么好用的平衡車我也想要。
哪吒之魔童降世內容觀后感篇4
在今年夏天,爸爸帶我去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里面講述的是哪吒被人偷偷換成魔丸,三年后就會被雷劈死,但哪吒通過自己的毅力,勇敢反抗命運,最終活下來的故事。
看了這部電影,我覺得哪吒有時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就快喘不過氣來。但他在和父母告別的時候,卻仍我感動得淚流不止。我覺得哪吒總被冤枉,在哪吒救下小女孩后,被人冤枉是他干的壞事。這讓我想到了自己,有一次,我就因為媽媽跟我開玩笑,就氣得大哭大叫,當我看到哪吒的遭遇,覺得跟哪吒比,我那點小事真是不值一提。在我看到哪吒出生時,被母親救下一命,在他的父親決心替他死亡那刻,才知道母親是多么關愛孩子,知道父親寧愿用自己的命來換兒子的命,也不會讓自己的兒子被雷劈死。這時,我才體會到了父母深沉的愛。記得有一次,我因為一點小事故意氣爸爸,爸爸一生氣,破天荒的給了我一個耳光,我覺得很生氣,心里默默發誓不再和爸爸說話。我本以為媽媽會勸說爸爸消消氣,沒想到她卻不動聲色地坐在了沙發上。后來我換位思考了一下,要懂得爸爸媽媽給我的愛,所以不再亂說話,要聽爸爸媽媽的話,以后不再氣人了。
在這部電影里,我覺得最有氣勢的一句話是:“若命運不公,就和它斗到底!”這句話使我感受到了哪吒反抗命運不公的巨大勇氣,并最終成功改變命運的頑強拼搏精神。
一部小小的影片,卻讓我感觸良多,有對抗命運不公平的執著,也有父母對孩子一路相伴的愛。
哪吒之魔童降世內容觀后感篇5
看過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哪吒顛覆傳統的形象,哪吒的大眼大嘴,濃厚的“黑眼圈”,不齊整的牙。還有那插在褲子里的手(不是口袋)以及沙啞的聲音。與片中“魔丸轉世”的形象十分符合,且別有一番趣味。
人物設定上,影片中會提現大小哪吒的對比,兩者差異不僅體現在前后形象的變化上,更在于其對于命運的不同態度:屈服于人們的偏見還是與命運斗爭到底。
而在故事內容上,哪吒從一個順從世人偏見的“魔童”,到最后與命運頑強斗爭,自身對于命運的態度發生轉變。
被世人定義為“妖怪”的哪吒,用自己“生而為魔,那又如何”的態度,與命運進行著斗爭。
在現實社會中,不少年輕人也在用行動去突破出身、環境的限制,成為自己人生中的英雄:打破命運偏見,不斷勇敢蛻變。
為魔,不受喜愛,哪吒的童年怎一個慘字了得。眾人對他避猶不及、侮辱取笑,讓哪吒變變成了一個缺愛的朋克魔童。
哪吒之所以與眾不同,就在于他渾然天成的反叛精神。不認命、不信命,我命由我不由天。
大部分神話故事,都免不了將主角形象“神化”,賦予他盡善盡美的人格。但《哪吒之魔童降世》卻反其道而行之,將哪吒“人化”,讓他成為優缺點并存的角色。
叛逆者哪吒背后隱含的真正意義是:喪氣人生,也不要失去自我。想要成為人生的主人,就需要自我覺醒。
如此一來,哪吒的人物弧光更為強烈,前后變身也更令人期待。
哪吒之魔童降世內容觀后感篇6
早就聽說假期出了一部好電影,名字叫《哪吒之魔童降世》,聽名字感覺挺詫異,哪吒怎么是個魔童呢?懷著好奇心我一直央求的媽媽快點兒去看這個電影。某天下午,這個愿望終于如愿以償了,因為爸媽答應帶著我去看哪吒了。
電影一開始就感覺很震撼,隨著電影情節的發展,我慢慢解開了自己之前的疑問,原來由于上天的安排,哪吒出世確實是個魔童,不過電影看完后才覺得,這個電影講的不是那么簡單,雖然有些看不懂,理解不了那么深,但是通過和爸媽的交流后我確實知道了更多。
這個電影大概講述的是魔童哪吒出世后,由于帶有魔的基因,所以有時看起來他是挺兇的,村里的人都不喜歡他,都想辦法欺負他,不過不用擔心,由于哪吒能力巨大,所以最終人們都不能得逞。可是他的父母很疼愛他,為了他不惜犧牲自己的名望甚至生命,還有他的師傅太乙真人,一個可愛的胖乎乎的小老頭,對哪吒疼愛有加。還有他唯一的朋友,龍王的兒子敖丙,雖然他們是敵對的,但最后敖丙也是為了哪吒犧牲了。最后哪吒說的那句話我一直記憶猶新:“我命由我,不由天”。感覺哪吒真是有一顆強調的內心。
電影看完后,爸媽對我說,你看哪吒生下來就是個魔童,出身很不好,而且只有三年的壽命,鄰居也都不喜歡他,可是沒關系,他有愛他的父母,理解他的師傅,還有一個過命的朋友,這些才是造就哪吒強大內心的支撐力量。所以我也想想我們自己,我們都有疼愛我們的父母,也有理解我們的老師,更有周邊相互關心的同學們,我們的環境真是比哪吒好多了,所以我們一定好好學習,努力掌握老師交給我們的知識,我們也應該變得和哪吒一樣,有一個強大的內心,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我們都要想辦法克服它。
哪吒之魔童降世內容觀后感篇7
“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大大的黑眼圈,參差不齊的牙,兩手插兜,時不時來個壞笑,還有一張厭世臉。
這就是哪吒。這部電影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拽拽的壞壞的無惡不作的哪吒變成了善良、敢擔當的哪吒。
電影中有兩個情節我印象很深。一是,哪吒將要被閃電奪走靈魂時,他把父親事先準備的換命符撕了,一臉嚴肅的說:“我自己的命我自己來扛!”二是,當計劃失敗后,敖丙用水活埋陳塘關百姓,這時哪吒抵住大水,敖丙在一旁嘲諷:“這是命中注定的。”而哪吒堅定地說:“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最后阻止了敖丙。
從這兩個情節,我看到了哪吒的成長,他不認命,與命運斗爭,他是有責任、有擔當、善良的哪吒。
每個人內心都是向善的,都想追求真善美。哪吒也是這樣,但因為他是魔丸轉世,一出生就攪得陳塘關的百姓不得安寧,百姓也很厭惡痛恨他。哪吒從小到大收到別人的侮辱,他只能待在結界里,十分孤獨。但是在哪吒心理始終有一顆救世的心,他去修煉,去救了小女孩,他不愿認命,而是與命斗。
在我們每個人追尋美好的道路上,會遇到誤解,遇到不公,甚至是命運帶來的不公。但我們內心要堅定自己的信念,不要管別人的眼光和看法,不要自暴自棄,勇敢堅定地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我想到了孫悟空,他不也與哪吒很像嗎?他經常在打妖怪時被師傅誤解,但他堅信自己,保護唐僧,完成使命。
所以在人生道路上,我們不管遇到怎樣的艱難險阻,dou要堅持下去,活出自己的理想生活!
哪吒之魔童降世內容觀后感篇8
哪吒,完全顛覆了以前英氣十足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邪惡吊兒郎當的樣子。就光是哪吒的形象也是值得去看的。
他只是一個貼著標簽的魔,過完了一段亦正亦邪的命。是混世魔王,也是救世英雄。人們只看到他翻天覆地的破壞和驚天動地的救贖。 哪吒,申公豹,敖丙……似乎每個人都在為自己對抗命運的不公。
這不是雞湯,也沒有突兀的加進語言里,基本上是契合所有人物的關系價值觀融合到他們子里。劇情的改編更適合當今社會的一些價值觀,哪吒并沒有吊打龍王三太子,也沒有把骨肉還給父母的血腥場面。據說還有很多人感動得流淚,可以自備一包紙巾。可,他只是一個有人愿意陪他踢毽子就能坦誠相待的孩子,在母親歸來時能多陪他就會竊喜的孩子啊。
最后,即使前面一項你都不該片的劇情肯定能夠吸引你。成見是一座山,哪吒一出生就被世人成見拋棄,甚至師傅,父母也或多或少對他有成見。我看到快結尾了,我都在想,到底誰是大BOSS?原來那不是別人,最大的敵人永遠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