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個人觀后感想
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家寶藏個人觀后感想,歡迎閱讀,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國家寶藏個人觀后感想1
近日,央視播出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火了。這檔耗時兩年制作的誠意之作,受到了觀眾好評。
而這所以備受歡迎,一方面在于其打破了傳統的文化節目固有思路,敢于創新,采用了一種年輕人喜聞樂見的話語體系、講述方式。通過情景劇的方式講述文物背后的歷史故事,“演活了”文物背后的故事。尤其是敢于使用“自帶流量”的當紅明星,臺詞中還穿插了不少網絡流行語,雖然不乏爭議之聲,但在我看來要達到文化科普的目的,首先要讓大眾有了解的興趣,否則再好的內容,沒有人愿意看也是做無用功。以明星提升人氣,正是大膽創新之舉,況且在節目的效果呈現上,各位明星們的演技也可圈可點,值得肯定。
另一方面,《國家寶藏》的好,還在于在文物背后見人、見情。在節目中引入了一系列與文物有關的人物,向觀眾表現了他們對文物的情感與思考,才讓這一節目更加打動人心。比如節目請到了74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畫顏料制作技藝”的傳承人仇慶年現場演示,除了讓觀眾更清楚地了解古代繪畫顏料的制作難度以外,老人獨自去深山老林里尋找能作為顏料的礦石等故事,更讓人感受到了他對于中國文化的熱愛;老中青三代故宮志愿者的亮相,讓觀眾感受到了他們的虔誠和敬業。這讓我想起曾引來萬人空巷的《舌尖上的中國》,在展現食物的美味之余,也講述了與之相關的人的故事:廚師對美味精益求精的追求、地方特色美食背后的人情故事、一場家宴中的親情與鄉愁,也許比食物本身更加打動人心。
國家寶藏個人觀后感想2
悠悠中華文化,漫漫歷史長河,中國五千年文化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傳承精神。
《國家寶藏》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制作的文博探索節目,由張國立先生擔任001講解員。第三季的國家寶藏攜手了九座文明歷史文化遺產。其中讓我記憶猶深的一期是——2200年的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陜西省臨潼,具有世界八大奇跡之一,是讓世人嘆為觀止的奇作。在這期節目中,節目組請到了一位特別的人物——趙震。他是給兵馬俑做“身份證”的人,特別為我們帶來了他的故事。
他講述到,每次一進一號坑,他都會沐浴更衣,這不是矯情,而是一種敬畏,在2200年前,我們的祖先創下了這一震驚世界的文物,他們何能不讓我們心中懷有敬佩之心。大屏幕上閃現了他在一號坑中拍攝的照片,當余暉透過厚重的玻璃灑在兵馬俑上,冰冷的他們仿佛被賜予了溫度,一排排站立端正的士兵,氣勢磅礴,穿越歷史的長河浮現在我們眼前。
“拍著拍著我一抬頭,我......我發現了兵馬俑的臉上有指紋,那是2200年前制作兵馬俑工匠的指紋?!蹦鞘嵌嗝吹捏@奇,放大的圖片上,在嘴角的方向,有一個清晰無比的指紋,在這一刻我早已紅了眼眶,這是多么不可思議,就像是2200年前的景象仿佛在眼前。
“在太陽的余暉下,那就是那個帝國的影子?!蹦鞘俏幕瘉辛⒌奈迩?。那是跨越千年的輪回。那是只屬于中國的——寶藏。
國家寶藏個人觀后感想3
最近,《國家寶藏》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講述文物,真的讓“國寶”“文物”活起來了。
《國家寶藏》堪稱綜藝節目的教科書,足以秒殺一切明星真人秀!節目打破以往文物節目中的枯燥乏味,以歸納史書人物和情景還原的方法去展示國家寶藏。新潮的方法,讓大家理解中華文化;創新的表達方式,帶來了不同凡響的影響力。
《國家寶藏》節目的熱播,讓我真正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強大吸引力,也真正體會到了國人日益增長的文化自信。在我看來,節目真正做到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很多時候,我們對于國家文物、民族文化并沒有太多的實感,但當我們走進一段歷史,了解一個個文物背后的故事時,總能感受到國寶之美和歷史之厚重。我覺得,我們很需要這樣有歷史厚度的節目來滋養,來告訴我們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我非常喜歡這個節目。第一次感覺能在電視節目中這么直觀的接觸中國歷史,接觸中國文化,我感覺特別的新奇。其中的《千里江山圖》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以后有機會,我一定要到博物館里好好地參觀一下這些國寶,這是我們中國的驕傲。
對于一個民族來說,重視自己的民族精神并以優秀文化傳統來培育自己的人民尤其是青年人,就是強化民族團結、生存、發展的精神力量。歷史一再證明,一個文化認同感強的民族,往往能夠抵御外來侵略,保持民族和國家團結,不容易被外來勢力所分裂!
國家寶藏個人觀后感想4
中國上下五千年,我們賴以生存的華夏大地經過了一次次的更迭,孕育了一個個璀璨的文化,出現了許多令人嘆為觀止的寶貝。而在這些寶貝的背后,也誕生了一個個有趣的故事。
《國家寶藏》這一節目,將一件件對于我們來說遙不可及的文物放在了我們的眼前。它不像一般的文化傳承節目,它不只是將枯燥的歷史知識放在屏幕上。為了更符合年輕人的口味,它上演了一出出情景劇,生動的將一個個寶物的故事告訴了我們,讓我們更加深刻的體味到寶物真正的價值,了解它的珍貴。
節目中一件名為“金嵌珍珠天球儀"的文物深深吸引了我。這是我國流傳至令唯一一件由黃金制成的天球儀,上有三垣、二十八宿、三百六十八星座、一千三百三十顆星以及黃道、赤道,銀河、二十四節氣。
這樣一件令人驚艷的物品,但卻誕生在了我國天文學停滯不前的年代。天文學在當時不受皇帝的重視,但卻處于當時世界上的領先地位。這件寶貝讓我們知道了當時中國天文學的偉大成就,也讓觀眾深刻的了解到我們頭頂這片已經被看厭了的天空,蘊藏著的奧秘。
黑格爾說過,一個民族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所以無論什么年代,我們探索宇宙的腳步不會停止。
隨著節目的進展,一件件寶物出現在我的眼前,一個個故事在眼前上演,我們因這些而自豪。
其實有許多人在觀看節目之前,對這些文物的來歷、背景、故事知之甚少,甚至從未聽過。走進博物館,看到文物,也只是看個熱鬧看個新奇,看完就拋之腦后,不會再回想。
這個節目,讓更多人對我國的寶藏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吸引了許多人來學習中國文化,來傳承中國文化。
國家寶藏個人觀后感想5
國家寶藏一共出了兩部
用現有大家都知道的歷史知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完成一部讓人深信不疑的探寶故事。
每一次本在分析線索的時候,都讓我毛骨悚然,而且,線索鋪墊的即大膽又合理,不容讓觀賞者有質疑。
而且,電影里的名言名句也很有趣,值得一看。
本·富蘭克林·蓋茨是在喬治城大學獲得了美國歷史學學位,在麻省理工獲得了機械工程學位,在海軍潛水訓練學校獲得海軍后備役軍官資格,這些都在向我們說明。本是個天才,所以什么歷史知識,什么尋寶探險就變得很有可能了。
瑞利,能在天才身邊當助手的人,當然也不會是一般人,他是電腦系統的終結者,并且還出了書(第二部有描述,買了一輛跑車)
“看法了嗎,她也好奇了!”——艾比嘉爾·切斯,本來是國家圖書館的博士,魚事件毫無關聯,但是因為她的好奇心,她對探寶的興趣,于是也趟了這條渾水。
看完這部電影,真的讓我對美國歷史知識大漲(雖然對我的生活沒什么用)。
但是,我真的由衷佩服編劇的想象,據說,第一部國家寶藏的劇本是花了7個月才完成。
而且,每個英雄人物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自信。
當尋寶一行人被困在教堂地下5層樓的高度的時候,瑞利很失望,他很擔心他們出不去了,但是,經過老蓋茨的鼓勵,本重新尋找線索,終于被他們發現了寶藏的入庫和安全出口。
國家寶藏個人觀后感想6
最近央視出現的一個非常火的綜藝,就是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我花了一晚上看了兩期,感受頗深。
首先,有十分有文化底蘊又不失顏值的文物,其中包括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卷、曾侯乙編鐘、“中華第一古物”石鼓以及各種釉彩大瓶,每一件文物都穿越了歷史向我們講述了一段段精彩的故事。
其次,還有李晨、王凱、梁家輝等明星的助陣,加上主持人張國立的精彩演繹,讓整個節目看起來即有歷史的韻味又有現代的氣息。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高大上、有文化、有的節目??垂澞靠吹奈覟樽约菏且粋€中國人而自豪,為古人的智慧而折服,為那些文物而感嘆,也為文物背后的故事而感動。
其中,我還非常喜歡第二期中的一段話:當一個偉大時代來臨的時候,其實很多小人物都在兢兢業業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當我們每個人都能把所承載的工作做到最好的時候,這個時代一定是一個偉大的時代。
歷史上,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人,因為在某一方面非常出色而成為了眾所周知的偉大的人。其實,我們生活中還有更多的人,不被人所知,也在兢兢業業的做著自己的工作,我們能說他們不偉大嗎?
要是每個人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我相信,這個時代一定會很偉大。而我們要做到的就是對歷史、對文物、對每一份工作、對每一個職業都帶有敬畏之心,努力做好自己該做好的每一件事。
國家寶藏個人觀后感想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