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獨行月球》個人觀后感
可以分享的東西,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下面小編帶來電影《獨行月球》個人觀后感,對于各位來說大有好處,一起看看吧。
電影《獨行月球》個人觀后感(精選篇1)
昨天是7月31號,也是星期天。7月最后一天吶,終究還是來了。那必須要紀念那些即將逝去的日子?。”闳タ戳艘徊侩娪啊毿性虑?。
許久沒有看到開心麻花出品的電影,上映時間是29號,所以時間是那么的趕巧,命中注定要看它,越早一分,便越早收獲這些快樂。
一開始就是含騰量爆表,沈馬組合名不虛傳。
這是一個腦洞科幻電影,背景是未來世界有小行星π撞地球,然后人類為求得一線生機啟動月盾計劃。而其中我們的主人公沈騰所飾演的獨孤月,因一見衷心愛上女主馬麗所飾演的馬藍星而成為一名維修工,一同來到月球。本來一切正常,男主也準備表白女主。不湊巧碰上了小行星的突然變化,從而需要撤離。但由于男主的疏忽,自己被遺落在月球上。
可過了不久之后,發現地球仍然避免不了被小行星撞擊結局。他以為他自己成為了世界上最后一個人類,便開始了他的放蕩生活。可不久之后他發現了倉庫還有一只袋鼠,也同樣被遺留下來。從而開始兩個人,不對,是一人一袋鼠開啟了搞笑日程。與此同時,由于地球上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災后重建的人類都出現了或多或少悲觀意識。我們的女主提倡就獨孤月在月球的生活,現場直播。
由于一場誤會,導致獨孤月誤解地球還有人類生存,所以他啟動了他的返地之旅,一人一鼠為我們呈現了什么叫做友誼,什么叫做普通人的勇氣,以及普通人的善良。在此過程中鼓舞了剩余的地球人。本一切順利,可是天有不測風云,小行星所帶來的第二次傷害,氣勢洶洶的來了。最后沈騰所主演的獨孤月為了全人類,不,首先應該是為了他的心上人女主馬藍星,最終犧牲了自己,保全了地球。
我覺得很可樂,去看電影,去看喜劇電影,就是為了我笑嘛,所以說我對于網上那些說什么價值觀之類或者形式啊!我覺得沒有什么意義,我到電影院去看喜劇就是為了笑嘛,然后他讓我笑到了,然后我就覺得很開心,他是就是好電影。然后我在這個過程中還體會到了一些主題價值觀的一些升華,我會覺得更有收獲。其實我最敬重獨孤月就是他為了愛去追求自己的一些東西,可以委屈自己,也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家國天下,家在國之前。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值得我去學習,我的評價就是好電影,我喜歡!
希望下一部麻花出品的電影能快快到來,希望還是沈馬組合,每次的獨行月球,強烈推薦,十分好看。
電影《獨行月球》個人觀后感(精選篇2)
那些不可能變為可能的瞬間,追逐著光明、希望的瞬間,是否是刻意的安排和巧合。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如果不是放在電影當中,一些魯莽的決定是否會淪為笑柄。
一、上一部這種類型的電影是《流浪地球》,科幻電影的一個吸引人的點,就是良好的設定,他必然要遵循基本的邏輯,經得起推敲。
我們在感嘆視覺效果的同時,會幻想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未來,緊張的告警聲音、英文版的語音交互、很多超現實的場景,是電影的一大看點。
有沈騰參與的電影,必然要加入喜劇元素,喜劇元素的填充,使得電影具有更強的觀賞性。
年紀大一點,對于單純的搞笑也許開始變得無法全情投入,使我震撼的更多的是電影的設計感,例如游戲解說的參與、直播的插入。我們的記憶點似乎已經被抖音這種軟件直接的給予所控制,深入變得難了。
柏拉圖的理想國中寫道,純粹的利用人的感性是一件可恥的事情,那是一種近乎瘋狂、缺乏理性的狀態,例如詩歌、例如純碎的煽情。
二、電影的另一個元素便是愛情。我愛你愛到即使你堅持原則拋下我,我想這在現實生活中難以發生,我愛你的純粹、愛你的堅守崗位。這是多么神圣、高尚,且不太現實的事情。
追一個人,用盡各種辦法,犧牲很多、委屈自己很多,在現實中一般是這樣的局面,你無論如何的改變自己,只要對方最看重的部分沒有得到滿足,結果也會失敗。
你需要擁有的是,認真地思索,想明白這件事,以度己之心度人,走出來,打開格局。
慕強心理是很多人都有的,你至少在某一方面令我崇拜,可以讓我學習,我們尋找的是優秀的、美好的。
當激情消退,你必須有足夠的能力去抵擋世俗的種種,去過一個更好的生活,這是愛情的兜底。
三、結尾的時候,看到這個電影是由一個漫畫改編的,不得不說在日本流行的漫畫,也許會在我國迎來一個發展,漫畫確實可以通過故事,說很多不能說,展現很多人心中所想。
漫畫不僅包含了故事,還有繪畫等元素,這也許就是很多專業共同發展的結果。
公眾號也新增了漫畫原創的模塊,只要你會畫,字數不夠300字也是一篇原創。
電影中的袋鼠-剛子的形象也是深入人心,贏得了大家的喜愛,我想這也是漫畫形象的現實體現。
至于守護、希望、災難面前無謂犧牲,有點套路化,有點缺乏新意。
電影《獨行月球》個人觀后感(精選篇3)
在情況危急時,你是會選擇自己,還是選擇大家?
今天下午和朋友看完《獨行月球》這部電影后,我腦海里時不時的會浮現出這個問題。有人說,人即使是再偉大無私也會有自私的一面,或許是這樣吧。但是孤獨月卻舍去自己的性命來保護全球人民生命的安全,他因被組織遺忘而流浪在月球三年,他也曾無數次嘗試過重返地球,回到自己的家園,他也很渴望回家??!但當他得知一塊名為∏+的隕石即將襲擊地球后,他還是選擇了保護他人?;蛟S他也猶豫過吧,到底是回到自己心心念念,日思夜想也要回去的地球,還是舍去這個機會保護大家呢?最后,他還是選擇了第二者。我想,這就是“舍己為人”的最高境界吧。
這部電影笑點很多淚點也同樣,劇情很真實。它不僅彰顯了“舍己為人”這一偉大品質,還讓我體會到了航天員的不易與偉大。
“宇航員”這一詞本身就很浪漫,唯美,帶給人們無盡遐想,更別說他的職位了。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每個職位都很艱苦和崇高,不僅僅只是在生死安危時給我們治病的醫生,不僅僅是在失大火的時候拼命救火的消防員,當然,也不僅僅是這部電影中的航天員。哪怕只是一個很小很小的職務,比如外賣員,公交司機,老師……他們都是為人民服務,為社會做貢獻的。
獨孤月說:“這是唯一可以保護你,保護你們的方式?!狈瞰I無大小,偉大無深淺,只要為了人民,就是很棒!
電影《獨行月球》個人觀后感(精選篇4)
今天看了《獨行月球》,是我喜歡的風格,一部拿捏歡笑與淚水的,不經意間就錯過細膩的深度的影片。
不是影評家,不劇透,更不想嘩眾取寵,只分享幾個觸動較大的環節。
一個是整體的故事背景,越來越有大國風采了,繼《流浪地球》后,又一部中國人犧牲拯救全世界的題材,甚至不斷讓我產生與《阿波羅13號》的對比。再有是情節的安排,連貫、緊湊,不斷引領著觀眾被代入到劇情之中。
最打動我的,是小人物,小到不能再小,甚至從人物形象上,也是沒有任何豪言壯語,對應高大全的:矮小缺的主角。
從故事而言,不禁也讓我想起了我們經歷的兩次疫情,一次又一次,一次比一次復雜。除了有大人物的引領,但防控的成與不成,關鍵還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大眾的配合。
可以說,電影中的獨孤月,一切的出發點,特別是緣起,與國家沒有關系,與人類也無瓜葛,他的一切,就是為了馬藍星。就像我們,我們在電視里,在講臺上,會說為了任何,但是我們都是普通人,最牽掛和在乎的,就是我們晚上摟著我們胳膊的孩子,家里等著我們?;丶铱纯吹母改咐先?,還有為我們甚至毫無道理便打抱不平的摯愛親人。
影片的人物心理,真實,很真實,也很符合現在的發展形勢,我們喜歡英雄,我們敬重英雄,我們也需要英雄,但注定了不會有太多英雄,我們成為英雄也是小概率事件。
但是,影片不斷打動我,甚至讓我有了第一次走出影院,依舊久久不能釋懷的感覺。就是這種對小人物的刻畫和描摹。
也許是感同身受,頗有共鳴。獨孤月,一個普通到毫無存在感的人、被舍棄的人,卻因為大人物沒有選擇之下,被迫被選中,開始感受被關注,同時,個人雖然身處絕境,但陰差陽錯度過了一個完整的懈怠到覺醒的過程,
特別是因為一次誤會,以為被關注,重新燃起斗志,并成功破局,但又發現一切徒勞,只是誤會,像極了生活中一直保持前行,但又感到毫無希望,只憑滿腔自以為是的人們。
最為可悲的是,當他終于徹底要放棄的時候,又好像命運的安排,終于真的被看到,還是一句對他而言,看到的不嚴肅的調侃,但就是這么一句調侃,讓他有了希望,有了方向,走上了依然無所得的為他人犧牲的道路。這也不正是小人物的心理么?為了一個求之不得的有時超出預期的存在感,毅然決然的把自己犧牲了出去。
獨孤月,顧名思義,獨自一人孤獨的在月球上,何嘗不是一個被拋棄的人?
但正是這樣一個其實有自身專業本領的、被埋沒的小人物,終究是一個人扛下了所有,他的目的就是那么簡單,只是為了自己一個愛而不得的夢中情人。但,因為他的堅持,他活成了更多小人物的希望。
最終,這個世界,還是這個世界。小人物,終究只是小人物,即便成為了英雄,也是為了大人物服務。
但這就是人性中的光輝一面,坐在餐廳里,不時看著奔走在各個餐桌之間的服務員,再看看每一桌形形色色的客人,我相信,作為小人物,特別是疫情之下的大多數普通人,都有著自己認為了不起的故事,也是各自至愛親朋眼中的英雄。我們每一個人,都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曇花一現,但正因為我們各自承受著現實的打磨,才讓這個世界因為我們而變得不那么堅硬。執筆至此,依舊隱隱的意難平……
偉大的喜劇,都是讓人在歡笑中流淚,時刻提醒我們大多數人不要忘記了生活本質,在流淚中歡笑,又是讓我們知道苦中作樂,尋找希望,練就一個好心態,這是我們繼續走下去的條件。
越到后來,越發孤獨,甚至有時候會覺得已經和現在的世界是平行的關系。但,所幸心中還有所愛,也被所愛所愛,走下去,很難,但每次走下去的道理,卻又如此簡單。
電影《獨行月球》個人觀后感(精選篇5)
老早之前,在某檔綜藝節目上就聽說,開心麻花團隊合作的《獨行月球》即將在今年上映。這不,就在前天,《獨行月球》正式在影院上映了。
今天下午可以去影院好好的看一場這期待以久的電影。
整部電影看下來,有笑點,也有淚點,這部科幻電影和流浪地球有些許的類似,但這兩部影視作品都有優點,各有各的特色。在《獨行月球》中我看到的是全人類,全世界,全宇宙。在浩瀚的宇宙中,人類是渺小的,面對全球性的災難,大家都需要團結,只要團結在一起,也沒有什么困難是解決不了的,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遇到困難我們就應該協起手來共同面對。
我很喜歡電影里的一句臺詞:“在生活中,總有這樣一種人,普普通通是他的人設,碌碌無為是他的日常,但在關鍵時刻總能挺身而出,逆光而行!”這里電影中的獨孤月就是這樣的形象,平凡但偉大。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像他一樣,平凡,普通,但在有危險時,他們總能挺身而出,逆水而上。
在哈哈大笑的同時,這部作品也折射出許多道理,觀影結束后想到很多。這個世界又有那么多人,勇于獻出自己的生命換來無數人的幸福。這部作品評分及票房都很高,這個影廳里幾乎沒有空位。優秀的作品,看完后都忍不住想看第二遍。
電影《獨行月球》個人觀后感(精選篇6)
就在昨天,我的父母帶我去電影院觀看了喜劇片獨行月球。在我觀看這部片子的時候,前半段,我在捧腹大笑,后半段,卻令我潸然淚下,這部片子,主要講述了在不久之后,一顆隕石即將會砸向地球,人們為了抵御撞擊,開啟了月盾計劃,但誰曾想隕石提前來臨,就當全員撤離時,卻把獨孤月一個人落在了月球上。自以為是“宇宙最后人類”的獨孤月,和大赤袋鼠在月球上開始了回歸地球的計劃。
這部片子的笑點很多,夸張的劇情總能讓人笑得很開心,但是在笑的過程中,我卻發現了獨孤月的一個難得的精神——樂觀。
大家不妨設想一下,假如被困在月球的是你,你會怎么辦?是放棄,是對未來失去希望?但是獨孤月沒有。他始終沒有放棄回到地球的希望,反觀在地球上的人,因為災難,所有人都失去了希望,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對于任何事情,不試試怎么知道?不抱有希望怎能成功?獨孤說的這種精神非常難得,在平時,無論是誰遇到一點挫折,一點點煩惱都會去哭,但是主人公孤身一人,沒有任何人相助,他卻從未放棄過。
有了希望,有了一腔熱血,當然缺乏不了能力與努力。當一次次面臨絕望時,當一次次心煩意亂時,主人公卻總能平靜下心來,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努力。在絕境中卻仍然能平靜下來。這才是他成功的關鍵。
在后半段比較戳人的淚點就是獨孤月舍身投彈炸隕石的時候,那時的他,一切準備就緒,一切都即將結束,終于能回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地球,但是一個壞消息傳來了,又有了一個新隕石。在這個時候,他毅然決然的將活下去的希望留給了那個“金剛鼠”明明一切都可以結束,但是她還是獻身了。舍己為人的精神在此詮釋的淋漓盡致!這應該是全片最感人的地方吧!
這個電影真的是讓人一邊笑,一邊哭,一邊感悟。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片子!
電影《獨行月球》個人觀后感(精選篇7)
沈騰馬麗最新上映的電影《獨行月球》,單看預告最讓人非常期待。小編從小也是看著沈叔叔和馬麗的小品長大的,最早熟知沈騰是在春晚小品諧音?!疤煺鏌o邪”,更早認識的是馬麗,和何炅一起搭檔的《超幸福鞋墊》讓人捧腹大笑。后來他們合作的《夏洛特煩惱》一舉在全國乃至世界打響了知名度。
小編近日剛刷完電影??偨Y一句話:笑到飛起,結局有點BE。電影講述沈騰飾演的獨孤月,為追求馬麗飾演的馬蘭星而委身擔任登月計劃的維修工,后因被落在月球上,和實驗室一只可猛可萌名為“剛子”的袋鼠相愛相殺,最后為了拯救全人類而和即將撞向地球的“π+”隕石粉身碎骨的BE結局。
影片剛開始笑點很密集,無論是獨孤月戴著耳機閉著眼睛深情為夢中情人馬蘭星寫情書,而窗外是大部隊撤離月球的情景形成鮮明的對比,或是解說獨孤月在月球上的生活,附帶了《夏洛特煩惱》的諧音梗“下落特煩惱”,亦又是黃子韜的禿頭造型。影片中獨孤月和馬蘭星同時出現的鏡頭很少,基本通過剪輯同屏。另外,里面的插曲也十分巧妙,有李玟《你留下的愛》、騰格爾《黃河的水干了》、Coldplay《AHeadFullofDreams》、《回家之路》、《FlyMetoTheMoon》以及金志文的《月亮不走我不走》等等。
還有一個細節覺得太扯了,地球上的人類為了讓獨孤月重拾信心,紛紛亮起了家里的手電筒和大功率燈光照明,身處月球的獨孤月看見了地球上亮起的燈光連成了一句話“你不是一個人”。請問多大功率的燈可以讓月球看見?如果按喜劇,還能勉強接受。
最后結局是BE的,獨孤月攜天空之錘一起永埋宇宙。小編竟然還期待編劇會用什么方法起死回生,幸好沒有吧,雖然會很開心,但更感覺也太扯啦!
小編算是心滿意足的走出影院了。各位小伙伴去看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