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課堂第三課觀后感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何不寫一篇觀后感記錄下呢?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小編帶來天宮課堂第三課觀后感7篇,希望大家喜歡。
天宮課堂第三課觀后感篇1
這次“天宮課堂”授課的對象主要是青少年,采取天地協同的互動方式,由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為大家進行直播授課。
三位“太空教師”為廣大青少年展示了有趣的科學實驗:演示微重力環境下毛細效應實驗、水球變“懶”實驗、太空趣味飲水、會調頭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長研究項目介紹,引發我們思考,讓我們積極去探索,發現科學的奧秘。
這次空間站的授課,我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這也大大增加了我對科學的興趣,在我心中埋藏下了探索宇宙的種子。
綻放的水中花似祖國欣欣向榮的繁華,綻放著自己的光彩,熱烈而又美好。在直播中,我們不僅學習到了許多知識,同時也看到了地球表面和太空的美麗景象,太空中遨游的每一顆星辰,大海中的每一滴海水,都承載著中國無數青少年的夢想。
這是“天空課堂”第三次在中國空間站開課,我們堅信,在未來,中國空間站會繼續利用太空中獨特豐富的資源,引導和鼓勵青少們積極探索,弘揚偉大的科學精神,讓我們懷著一顆熱愛科學和探索未來的心繼續期待接下來的課程吧!
天宮課堂第三課觀后感篇2
2022年10月12日,陳冬、劉洋和蔡旭哲三位宇航員為我們教授了一節太空科普課。
在課堂開始之前,主持人和宇航員帶領我們一起回顧了之前天宮課堂的講述內容,包括浮力消失實驗,以及太空冰雪實驗等等。同時,也提到了神舟十四會開展多次醫學實驗,并檢測宇航員的身體健康狀況,充分體現了對宇航員身體健康情況的重視。
隨后我們便與空間站中的三位宇航員取得了聯系,他們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向我們介紹了一些有趣又實用的原理。比如在水球變“懶”的實驗中,加入小球會使流體的速度變慢;毛細效應實驗表明在不同重力下,液柱的上升速度不同;太空中喝水的方式因重力等因素而和地球上截然相反;旋轉實驗中,扳手會因為不同方式、不同質量分布而在旋轉時出現調頭的現象。同時,我們也近距離地觀摩了利用MR眼鏡進行擬南芥樣本的采集,從而對宇航員的工作及工作環境又多了一些了解。
在之后的解惑環節,同學們都踴躍提問,很多問題都問出了我的心聲。有人問道:植物的生長周期是否會改變?對此,宇航員們的回答是,在微重力的條件下,一些植物的生長周期會發生改變,如擬南芥。關于植物能否接受充分自然光照,答案則是,植物可以接受充分的人工光照,而自然光照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此次課堂中,我了解到了空間站宇航員們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環境,也清楚地認識到了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
天宮課堂第三課觀后感篇3
10月12日下午,老師帶著我們一起觀看了“天宮課堂”第三課的直播。此次直播,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為我們進行了太空授課,其中包括了問天實驗艙的介紹、毛細效應實驗、太空趣味飲水、會調頭的扳手等內容。
在短短一個多小時里,我大飽眼福,看清了微重力環境下會旋轉的扳手,了解了如何在空間站中用超長吸管喝水,還知道了在失重力環境下手細效應怎樣大顯神威……這一切讓我感受到了太空中的奧秘,也因此被拉近了與宇宙之間的距離。在最后的答疑解惑環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同學問了宇航員們在太空中見到的地球是什么樣的,最美麗的一幕又是怎樣的?航天員們回答到,在太空中,有太陽照射的時候,可以看見黃色的沙漠,藍色的海洋以及漂浮的云彩,而沒有太陽照射時,可以看見地球上星星點點的燈火,最美的一幕則是大氣輝光,有時金色有時紫色,十分震撼。我聽后也不免心生向往,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是否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也有機會遨游太空,親眼看看是何樣的景色呢?
天宮課堂很好地激發了同學們對科學的興趣,探尋著宇宙的奧秘。我也同樣在其中看到祖國科技的巨大進步,天文事業也是如此強勁,不免感到自豪。一個國家的崛起,從青少年對科學的熱愛開始,所有夢想的萌發,都可能來自生命體驗中一次微小的觸動。而天宮課堂就給了我們這樣的感受。
天宮課堂第三課觀后感篇4
今天下午15時45分,“天宮課堂”第三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東、劉洋、蔡旭哲互相配合為我們授課。三位航天員分別演示了:問天實驗艙介紹、毛細效應實驗、水球變“懶”實驗、太空趣味飲水、會調頭的扳手、植物生長研究項目介紹、天地互動環節。他們教授的實驗知識,在我的腦海中久久回蕩。劉洋老師向我們介紹了問天實驗艙,還介紹了用吸管喝芒果汁等,陳東老師戴MR眼鏡做植物生長介紹,蔡旭哲老師給同學們回答了天地互動環節……
通過這次天宮課堂的學習讓我收獲滿滿,我一定要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學習,掌握科學知識,將來為祖國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天宮課堂第三課觀后感篇5
今天我觀看了天宮課堂第三課,陳東、劉洋、蔡旭哲三位航天員老師為我們授課。
首先,他們介紹了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還展示了問天實驗艙理的神奇設備,包括科學手套箱、生命生態實驗柜等等。隨后,三位老師又向我們展示了毛細效應、水球變“懶”等許多神奇的實驗。毛細效應實驗展示了在失重環境下液體顯著的毛細現象,和蘊藏的一些深奧的科學現象。
我感嘆科學的力量,所以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努力奮斗,實現屬于我的“天宮夢”。
天宮課堂第三課觀后感篇6
2022年10月12日,“天宮課堂”第三課正式開講。“太空教師”陳冬、劉洋、蔡旭哲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這是中國空間站第三次太空授課活動。
“天宮課堂”第三課首先向我們介紹了問天實驗艙,然后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了毛細效應實驗、水球變“懶”實驗,航天員還為我們展示了如何在太空中趣味飲水,扳手是如何調頭的,最后介紹了植物生長研究項目,進行這些”課程“的同時,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們還與在地面的我們進行了互動交流。在“天宮課堂”第三課中我學到了更多的載人航天知識,對科學的興趣變得更加強烈,非常感謝航天員們的科普。
時至今日,天宮課堂已經開啟了三次課程,它對于我們青少年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天宮課堂培養了青少年對于科學的興趣,為后續科學教育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青少年是國家科技創新人才的后備力量。一個國家的崛起,從青少年熱愛科學開始。所有夢想的萌發,都可能來自生命體驗中一次微小的觸動。天宮課堂給許多青少年帶來了這樣的感受。
科學教育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與國家科技發展程度、教育整體質量等因素環環相扣。
天宮課堂第三課觀后感篇7
今天真是讓我大開眼界的一天,因為我觀看了期待已久的天宮課堂。
“天宮課堂”第三課向我們介紹了問天實驗艙,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了毛細效應實驗、水球變“懶”實驗,航天員還為我們展示了如何在太空中趣味飲水、扳手是如何調頭的,最后介紹了植物生長研究項目,進行這些”課程“的同時,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們還與在地面的我們進行了互動交流。
毛細效應實驗,展示了失重環境下液體顯著的毛細現象;水球變“懶”實驗:探究在微重力環境下,液體與液固混合體在相同沖擊作用下的振動表現;太空趣味飲水、扳手旋轉翻轉、植物生長都很神奇,很有趣。
雖然現在只能在遠隔千里的電視屏幕上觀看太空授課,但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可以親身上太空,與授教老師面對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