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抗戰紀念館觀后感范文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位于南京市建鄴區水西門大街,因選址于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集體屠殺遺址及遇難者叢葬地,故又稱江東門紀念館,是中國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南京抗戰紀念館觀后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南京抗戰紀念館觀后感1
國家公祭日前夕,我和媽媽一起去參觀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一進入口處,就看到了墻上刻著一組駭人聽聞的數字:受害者有三十萬人。如泣如訴的音樂把我們帶回了那個殘酷的年代中。一組組浮雕刻著受害者當時遇難的情景:有的被日本鬼子活埋,有的被槍殺,有的被刀砍,有的被火燒,還有的頭上被釘著大鐵釘。不少人身首分離,就連三歲的小孩也不放過。日本鬼子真是太狠毒了。
接著我們又參觀了萬人坑。這個坑里埋了七層人,是1999年才被發現的。人們在這個坑里挖出了許多貝殼,這就說明這里原來是個有水的地方,可是歹毒的、毫無人性的日本人竟然還把我們中國同胞埋在里面。
后來我們又參觀了日本鬼子在中國放毒氣彈的介紹,還看了中日戰爭的許多資料。到1945年9月份,日本帝國主義終于無條件投降了。這真是大快人心啊!
南京抗戰紀念館觀后感2
在世界上的幾個大屠殺紀念館都會在人類歷史上產生永久的影響,他將使人類永遠記憶并避免再次發生,但是他也可使受害國以此做為復仇的依據,如此戰爭者也會因懼怕而強大自己的武力,若是受害國包容則會贏得悔意,
德國道歉了,普京道歉了,洪森承諾了,所以日本道歉也是早晚之事,但是日本人的心中承認的是中華民國而不是共和國,日本承認與中華民國開戰而不承認與共和國開戰,日本愿向中華民國道歉而不愿向共和國道歉,公開道歉的關鍵在臺灣的身上,那就是兩岸盡快的實行統一
現在的德國以不是二戰的德國,日本卻是因天皇承認戰敗而避免了被戰爭的毀滅,不管怎么說日本侵略了中國的土地,給中國人造成了災難,但愿日本能向美歐德學習,因為只有包容才能彼此寬容,難道黃河之孫要永遠的爭下去嗎,
現在的世界如果不發生毀滅性的災難,誰也無法改變它的格局,而區域性的戰爭只能是消耗雙方的財富和人民的生命,其結果只能是導致區域的人們更加落后于世界而已,
二戰后的世界除了老美只有中國打了兩場有意義的戰爭,援朝之戰令世界刮目相看,使中國擺脫了東亞病夫的帽子,中越之戰贏得了老美的經濟合作,使中國富于世界
中東戰爭,兩伊戰爭,中蘇戰爭,中印戰爭,印巴戰爭,敘利亞戰爭,援越之戰,除了造成了人民的傷亡和貧窮之外有誰得到了什么,又有誰改變了什么,世界依然是二戰后的世界,倒是東歐與蘇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科索沃與南斯拉夫,阿富汗與塔利班,伊拉克與薩達姆,利比亞與卡扎菲被徹底的改變了
如果普京想改變世界,那就直接與美歐開戰,但是現在的世界上有誰敢與美歐開戰呢,如果美歐想霸占全世界,他們只需要依靠盟友和貨幣的力量就足以征服人類,老美只要將美元貶值幾個百分點,就會將別人的財富洗劫一空,美元如果崩盤世界經濟就會早到毀滅性的打擊,現在的形勢是挑戰老美就等于挑戰世界,而任何地區和國家之間的戰爭都是老美參戰和籠絡盟友的借口
螳螂撲蟬,鷸蚌之爭,坐山觀虎,漁翁之利不過如此吧,古人是以謀之,,賄之,戰之而漁利其國,老美則是以勸之,觀之,援之為謀一友,只是現在老美的精英與古人的謀略相比的更加精彩而已,二戰不就是老美成功的典例嗎
南京抗戰紀念館觀后感3
一個月前,當我踏進南京市的那一刻,我暗自下決心,一定要去南京參觀紀念館,不僅為了告慰死去的無辜的同胞,而且加深歷史的印記。
為了保衛南京,我們當時死了很多官兵。戰爭的殘酷展現的滴水不漏。戰爭武器相差太大,導致我方傷亡慘重。
看到日本人這只魔鬼泯滅人性,肆意屠殺我們的同胞時,不管男女老少,格殺勿論。一旦一個種族太強勢時,即工業化程度極其發達,或者其它方面超出很多,便不會再把其他種族當人看,對弱勢群體施暴,以此來展示自己的優越性和發泄自己的獸欲。這條規律好像從來沒有出現過例外,回想歷史,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F在我國的工業等各方面和他們差別太大,未來的某天,一旦戰爭爆發,我們還是板上肉,任人宰割。
我認為,和日本的競爭,不僅僅是抵制日貨,還應在各個方面進行行動。人才競爭就很重要,好多中國人都到日資企業里去工作,到底是為錢,還是為前途,還是為其他的目的,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我只想知道,當未來的某天,日本人用當初你為他們創造的效益和利潤生產的高科技的飛機大炮,把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轟炸的體無完膚的時候,你是如何感想???我們不再是孩子,我們不是掙錢的機器,我們不是別人手中的棋子,我們有我們的國家,我們有我們的感情。
愿我們大家能看清這一切,看清自己走過的路,和以后要走的路?;蛟S我們食不果腹,或許我們在民營企業或是國企中苦苦掙扎,但是我們是在推動這個國家工業的進程。
最震撼我的是名字墻,死去的人的名字密密麻麻的排列在墻上,他們本應有更好的生活,但卻被殺害了。其中有個12秒的地方,每隔12秒就有一個人死去。生命在魔鬼的面前,真是太脆弱了。
最后一段,看到很多在12月13日的紀念活動,看到大家對和平的向往、對戰爭的厭惡。我們大家都渴望和平,不希望流血事件的發生。但是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這么想??纯赐膺叺氖澜纾筒挥枚嗾f了。
菲律賓為了資源和我們搶奪南海,小日本死皮賴臉的咬住釣魚島不放,對此,我國態度太過軟弱,一心期望通過外交等手段來解決問題
?,F在的情況,就得需要以戰休戰,該是我們的就得采取強硬的措施取過來??纯串敃r香港是怎么收回來的,共產黨是如何獲得成功的。
只要真理在我們這邊,時機成熟,即使發動戰爭,也在所不惜。殊不知,一味的忍讓,不會獲得永久的和平,只會導致更大范圍的戰爭。到時候我愿投筆從戎,抗戰到底。
南京抗戰紀念館觀后感4
來南京之前,我對于她的印象,不是六朝古都的洗盡鉛華,也不是孫文總理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而是1937年12月13日發生的那場慘絕人寰的人間悲劇。
走進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更加深刻體會到:觸目驚心的殺戮和獸行,那瘋狂而又殘忍的歷史更加讓人難以接受。
蒙蒙細雨中,大屠殺紀念館的灰墻顯得蕭殺肅穆,在陰霾的籠罩下愈發顯得沉重和壓抑。進門之前是一個狹長的廣場,廣場上的一系列銅質塑像和解說文字逐步帶我們走進了那段痛苦屈辱的歲月:喪夫失子,仰天悲嘆的母親;驚慌失措,四散奔逃的孩子;體無完膚,痛苦萬狀的老人……“滅絕人性的大屠殺開始了,手無寸鐵的平民啊,逃難,是求生的唯一”……這一切的一切,都緊緊地揪著我的心。
紀念館正面石壁上醒目的寫著,“1937.12.13-1938.1”。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占南京后,對我手無寸鐵的同胞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千年古城一片焦土,百姓成為待宰的羔羊、財物洗劫一空,先后罹難的軍民達30多萬。拾階而上,剛正的青石壘就的城墻象征著中華民族的不可摧毀,滿眼的鵝卵石是那場浩劫中犧牲的數十萬民眾。
館內四處回響著悲涼的音樂聲,讓人的心情愈發凝重。
巨大的墻面用不同國家的字體書寫著觸目驚心的300000 和平大鐘。通過正門寬闊的小廣場,是兀然駐立的殘缺的紀念碑,掙扎扭曲的一顆青銅頭顱和一條胳膊半陷在鵝卵石中,300000的數字,再一次令人觸目驚心。
凡是到過紀念館的人應該都會對那些采集的幸存者的腳印記憶尤新,它們代表的是苦難,昭示的是堅定。因為盡管不堪回首,經歷過那次劫難且尚在人間的人站了出來,并且永遠都站在那里,用最最凄慘的人生經歷警示著我們:落后就要挨打。
走進遇難同胞遺骨陳列室,隔著玻璃可以清晰地看見里面的累累白骨.密密麻麻地堆放在一起,看得見上面刺刀留下的痕跡,看得見子彈穿過的孔洞。一壟黃土吸盡了鮮血,化去了骨肉衣衫,只留下慘白的骸骨證明洗刷不去的冤屈。
出于對死者的尊重,我沒有拍照,讓他們安息吧!
在館內觀看了兩個小時,雖然很累,但與累相比,更多的是震撼以及感動。我沒法想象一個平民百姓對死亡的恐懼之情;無法想象在他們面前比“死”更恐怖的日本人。更無法想象抗日軍人的英勇無畏;無法想象他們面對兇殘的敵人時的睿智。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議!但是它確確實實發生了,發生在了中國,發生在了南京——一個著名的古都!但在那個時候古都變成了廢墟。
走出紀念館,心情還是難以平復,那悲涼的旋律一直在腦海中,但外面依然繁華,喧囂。
南京現在已經蛻變成了一個現代化的都市,大街上是來來往往穿梭忙碌著的人們,他們或者是原住居民,或者是外來者,都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生存而不停的奔波,不知道當他們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平靜的坐在家里,享受著那份溫馨時,會不會想到這是在哪座城市,這個城市與別的城市又有什么不同?我想,莫要被都市忙碌的生活磨掉我們心理被鐫刻上的苦難印記。
反觀現在,日本人非但不肯道歉還要篡改歷史,參拜靖國神社,連菲律賓這種小國也來欺負中國。朝鮮也恩將仇報,扣押我漁民。扣押也就罷了,還動輒打罵,把我們的國旗當抹布!我們無需延續仇恨,我們要徹底地從心理上藐視鄙視倭國,我們更應該盡自己的力量將中華民族振興到一個可以讓我們重新智慧非凡、重新風骨凌然、重新自信滿滿的程度,那時自然無人敢于蔑稱我們“支那人”或者“黃皮人”。我們也不必被逼著學英語不必無奈地看日韓漫畫、美國電影,不必穿西裝打領帶、不必以喝咖啡、吃冰淇淋為時尚……
喪鐘為不幸的逝者而鳴,也將為忘記苦難,失去精神信仰的民族而鳴。不要讓大屠殺紀念館作為一個景點而被人銘記。
南京抗戰紀念館觀后感5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位于中國南京城西江東門茶亭東街原日軍大屠殺遺址之一的萬人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中國南京市人民政府為銘記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殺事件而籌建。
紀念館共分為外景展區、遺骨陳列、史料陳列三個部分。外景展區由群雕、立雕、浮雕、標志碑、紀念碑、詩碑、贖罪碑、枯樹、斷垣殘壁、遇難者名單墻、綠樹草坪等諸多景觀,構成了生與死和悲與憤為主題的紀念性墓地建筑風格。外形為棺槨狀的遺骨陳列室內,陳列著建館時從“萬人坑”中挖掘出的部分遇難者遺骨,是侵華日軍大屠殺的鐵證。
為悼念遇難同胞,南京人民于1985年修建了紀念館,1995年又進行了擴建。該館占面積28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壘砌而成,氣勢恢宏,莊嚴肅穆。是一處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視等綜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殺特大慘案的專史陳列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成為國際間祈禱和平與歷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中國軍民在8年抗戰中,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據不完全統計,中國軍民傷亡3500余萬人。僅南京大屠殺就死亡30萬人以上,從關內騙招到東北的勞工被殘害致死的不下200萬人;此外,還有令人發指的細菌戰、化學戰也殺害了無數的中國同胞。按1937年的比值計算,日本侵略者給中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達5000億美元。8年抗戰中,共產黨和國民黨軍隊共殲滅日軍150余萬人,約占日軍在第二次大戰中死亡人數的70%。為反法西斯的二戰勝利,為世界和平,中華民族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人民有權利享受二戰勝利的成果,中國人民有權利享受世界和平。
日本政府安倍之流膽敢如此胡來,與美國政府的一己之私是分不開的;釣魚島爭端就是美國政府埋下的禍端,1945年二戰勝利后,釣魚島就應無條件的歸還給中國。美國政府欠中國人民一個公道,一個公正。有一天,美國政府將自食惡果。
時至今日,日本政府對中國的戰敗賠款也沒兌現,日本政府在二戰中對亞洲各國人民所犯罪行也沒有得到徹底的清算;日本政府不僅不思改悔,反而要發動新的侵略戰爭,與世界人民為敵。中國有句名言:多行不義必自斃。
我們國家目前正處在和平崛起階段,內有矛盾、外有壓力;特別是敵對勢力不愿看到你和平崛起,亡我之心不死,千方百計搞破壞。我們一定要頂住壓力,化解內部矛盾,團結一致;爭強民族凝聚力,一致對外。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如果日本新軍國主義膽敢發動侵略戰爭,當祖國需要時,我將義無反顧;我這個老兵將重披戰袍,誓殺小鬼子于國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