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紀念館觀后感心得
一個國家在一個時代的和平穩定,是經歷了前人不斷努力所創造的,而生活在這和平穩定的時代中的我們,更應該銘記前人為我們留下的許多可貴的精神財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革命先烈紀念館觀后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革命先烈紀念館觀后感1
正直暑假,我就在幾天前參觀了家鄉新建的革命先烈紀念館。那天碰巧是八月一號,那對于中華民族來說是個具有特別意義的日子,也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那個特殊而又有意義的日子,紀念館里自然也是人山人海了,有雙鬢斑白的老人,有年輕人,有學生,就連掃地的清潔工也在紀念館里停下了腳步。看著紀念館上“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的橫幅,我不禁贊嘆。
遙想九十年前,在江西南昌市城頭的那第一聲“槍響”,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支軍隊就在那時建立了。這只軍隊為了抵御外來侵略,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它救助人們于水深火熱之中。經歷了多少年的風風雨雨,多少人為此付出了生命才換來今天安定繁榮的生活。走進紀念館,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巨大的刻在石墻上的雕塑。上面刻著的都是革命戰士戰斗時的場景,雖然紀念館里人很多,但是似乎沒有太多嘈雜的聲音。望著那雕塑,仿佛能聽到革命戰士吹響的戰斗的號角,仿佛能聞到戰火彌漫的氣息。
這無不體現了戰爭的猛烈和殘酷,也襯托出革命先烈們為了革命的勝利所做出的努力和心血。這種為了祖國奉獻出自己的心血甚至生命的精神不正是應該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嗎?在紀念館的小玻璃柜子里,存放的都是當時抗戰時用的工具和武器。看看那銹跡斑斑的步槍和抗戰片里常有的大砍刀,我不僅感嘆道,如今的中國的軍事科技已居世界前列,各種型號的飛機大炮數不勝數。然而以前的革命軍隊卻是靠著小米加步槍一步一步慢慢挺過來的,這種不畏艱險,舍生取義的革命精神不正激勵著我們嗎?不管當今的科技多發達卻依舊要保持吃苦耐勞的品質,才能讓祖國的未來發展的越來越好。在大廳的中央還佇立著一塊石碑,走近看會發現石碑上刻著不計其數的名字。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先烈一樣無所畏懼,忠肝義膽為祖國獻出生命的,烈士們的犧牲使我們感到很惋惜。
但是,他們死的壯烈,死的英勇,他們的犧牲換來了革命的勝利。許多人在此駐足不前,有的上了年紀的老人家還默默哀悼,看著眼前的一幕,使我內心的熱血澎湃了起來。連老人尚是如此,那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又該怎么做呢?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更應該要秉承先烈的品質,學習更多的知識,為祖國未來的繁榮昌盛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革命先烈們在祖國大地上撐起一片天,開啟了我們民族的千秋大業,創造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應該永遠銘記給我們幸福生活的人,讓我們永遠感恩那一個個為了這片土地,灑下熱血的革命先烈們。
革命先烈紀念館觀后感2
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難道唯有下雨才能引起你的哀思嗎。今年的清明不僅沒有細雨紛紛,而且天空還很晴朗充滿了期待。我想這也許是革命先輩們對我們的期待吧。期待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我們青島卷煙廠各部門的優秀團員們,在下班之后都趕到廠區門口集合,坐上了開往嶗山革命烈士陵園的班車。在到達目的地后,我們集體佩戴菊花,列成兩隊,踏著石階,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了革命烈士紀念館前,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流程:出旗、致詞、默哀3分鐘、敬禮,到最后的獻花。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靜,那么的和諧。在這里我們了解到了許多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隨后我們又來到了紀念碑前。那個時候,我相信我們全體成員都有一種思念,而這共同的思念匯成一曲生命的贊歌,響徹我們的身畔。我們不僅建立一座紀念碑來幾年烈士們,我們也在心間樹立一座紀念碑紀念你們的靈魂。
作為一名優秀團員,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安定生活,工作中要努力工作,爭取為青島卷煙廠做出自己的貢獻,努力讓青島卷煙廠我們這個大家庭的明天,越來越和諧,越來越好,像今天一樣晴朗,充滿活力。
革命先烈紀念館觀后感3
八一建軍節期間,我班組織團員與待發展團員一同前往青島革命烈士紀念館瞻仰革命烈士,我們主要參觀了三個展廳。
展廳中收藏著英烈們的遺物,有他們使用過得日常用品、看過的書、手寫的發言稿等。其中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是葛路烈士在跳海救人時留在岸邊的皮鞋和傳呼機,那雙皮鞋已經舊得毫無生氣了,皮鞋上滿是皺褶,鞋墊是簡單的麻布做成的,有少許脫線。雖然這雙鞋在我們看來應該是被回收到垃圾處理廠的,但是烈士卻一直不舍得扔掉,依舊穿著它,這正是烈士勤儉節約的品質的最好的體現。
除了有烈士們的遺物,墻上還掛有寫有青島抗日史的資料,我們站在青島抗日根據地位置和范圍概略圖前仔細端詳,眼前仿佛出現了電視劇中經常能看到的人民抗日的場景。那時的人民是多么的偉大啊!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換來了這片美麗的土地,讓它重歸祖國的懷抱,他們是可歌可泣的、英勇的人民!
從第二展廳前往第三展廳時,我們經過了一座雕塑,后來才知道它的名字是“山河魂烈士群雕”,群雕基座由紅色花崗巖砌成,象征著先烈的獻血染紅了大地。群雕共有八個人物形象組成,中心人物以黨的“一大”代表、青島黨的創建人鄧恩銘為原型塑造,在他周圍環繞著鐵路工人、碼頭工人、紡織工人、青年學生、解放軍戰士、農民和童工的代表。群雕象征著青島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波瀾壯闊的革命運動歷程,表現了先烈的豐功偉績與山河共存、與日月同輝的主題。
這次的參觀使我們每個人都增長了不少歷史知識,我們永不會忘記祖國被侵略的恥辱。革命先烈們為革命事業,為青島解放,前仆后繼,英勇奮斗,最終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的豐功偉績,永遠載入史冊,激勵著我們為中國的革命事業奮斗不息!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我們要發奮圖強,努力學習,爭取更大的進步,將來為養育我們的這片土地做出貢獻!
革命先烈紀念館觀后感4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參觀了周鄧紀念館,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學習他們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
看著一張張風雨歲月中的照片,聆聽著講解員講述不同時期的故事,心中對周爺爺、鄧奶奶的敬意油然而生。當我來到周爺爺的肖像前,想起我們學的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好像我親眼看到周爺爺當年在修身課上,用那鏗鏘有力的話語決定了他那偉大的信念。
周爺爺、鄧奶奶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兩位偉人的青年時代都是在天津度過的。他們在這里開始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共同投身革命斗爭,他們對天津有著特殊的感情,把天津作為他們的“第二故鄉”,直至他們臨終留下遺囑,將骨灰撒在海河。
展廳的銀幕上還展示了十里長街送和舉國上下哀悼鄧奶奶的情景。銀幕里的人在哭,銀幕外的人也在哭,那都是舍不得兩位老人的離去。放映結束時,我還沉浸在深深的懷念中,久久不愿離去。
通過這次參觀,我深深的感受到周爺爺和鄧奶奶那博大的胸懷,以及全國人民對他們的愛戴之情。我要以他們為榜樣,雖然不再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但我要為中華之富強而讀書。
革命先烈紀念館觀后感5
上午,公司黨支部全體黨員和入黨申請人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參觀了天津周鄧紀念館,此次參觀為大家上了一次生動而有意義的黨課。
這次周鄧紀念館參觀活動讓兩位偉人走進了每個人的心中,革命前輩留下的足跡和偉大事跡,值得我們永遠學習。參觀后每一位黨員和入黨申請人的心里都有很多感想:周和鄧媽媽是我們非常敬重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們一生艱苦樸素,清正廉潔,光明磊落,無私無畏,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腳踏實地,求真務實。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將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后人永遠學習和發揚的。他們為后人留下了壯麗輝煌的事業,自己帶走的卻是一身忠骨,兩袖清風。兩位偉人為祖國而生、為革命而亡。有了他們,山河為之壯麗,國魂為之昂揚,中華為之自豪,世界為之贊嘆!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這次活動我們特邀了公司韓志永董事長,他激情滿懷的感悟將此次活動推向高潮,他回顧了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所走過的艱辛歷程,告誡大家要牢記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教導,以先輩們為榜樣,保持昂揚向上的銳氣、知難而進的勇氣、爭創一流的志氣,扎實做好各崗位的工作。董事長還說,今年是建黨90周年,是值得紀念的日子。1911年辛亥革命到目前已經100年了,今年也恰逢老美華100周年,我們要學習先輩們的精神,繼承并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為老美華美好的愿景,大家共同拼搏努力!
結束了這次意義深遠的參觀活動,每一名黨員都有了更新的認識,聯想到企業的發展和百年華誕,每一個老美華人都為之自豪,大家紛紛表示,為日后企業的發展,要用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立足本崗,干好工作。作為黨員,更應在社會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服務消費者、服務社會,相信會讓周和鄧穎超前輩的精神光芒永遠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