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紀念博物館觀后感心得
抗日戰爭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正義戰爭,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抗戰紀念博物館觀后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抗戰紀念博物館觀后感1
天空還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讓我的心情還沒進入烈士紀念館就開始沉重起來,不由得想起他們那些感人的事跡,
我們在紀念館一個解說員帶領下參觀了整個烈士紀念館,讓我感觸很深,雖然硝煙和戰火已經遠離我們而去,但東北人們的抗日精神卻將永久載入歷史。看到趙尚志烈士生前所使用過物品,再聽聽李兆麟、趙一曼等烈士的動人事跡,一股愛國生日祝福熱情在我的內心澎湃起伏,接受這樣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心靈得到了強烈的震撼和洗禮。東北抗聯在當時那樣艱苦的條件下與裝備精良的日軍展開殊死搏斗,不僅體現出我們中國人“誓死不當亡國奴”的精神,更體現出一種及其強烈的愛國主義氣節!除了對東北烈士們的震撼和敬佩,除了對日本鬼子的仇恨,我已經感覺不到任何情感了。我不得不說這是對一個人靈魂的洗禮,對一個人精神上的升華。在今天當我們看到一些少數極端份子企圖破壞我們的和平環境時,我更加認識到:我們不一定非要到現場與那些極端分子作斗爭,只要我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最好的愛國行為。讓我們大家共同為我們的祖國創作價值,讓我們萬眾一心,風雨同舟以我們極大愛國熱情結成凝聚力團結在一起,讓我們早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這次參觀,不僅讓我們重溫了那段歷史,還對我們進行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學習了革命烈士的精神。作為一名護理工作者、一個中國人,我更應繼承這種精神,在國家危難的時刻,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換回祖國的復興是值得的,我們之所以有今天美好的'生活,都是由那些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的歷史,更要銘記那些為國獻身的革命烈士。對于,日軍對我華夏兒女所犯下的種種罪行、對我華夏河山的重重踐踏,這段歷史我們可以原諒,但決不能忘記。
中國已不再是一只沉睡的東方雄獅,而是一個正在崛起、高速發展的國家。我們要緬懷那些為國拋灑熱血的革命烈士,繼續發揚他們的精神,為祖國的未來奉獻自己的力量。愿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
抗戰紀念博物館觀后感2
東北烈士紀念館位于北國名城哈爾濱市南崗區一曼街241號。紀念館原是偽哈爾濱警察廳,后來為了紀念東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將其改為東北烈士紀念館。
4月11日經我院黨支部組織,我們來到這里進行參觀和學習。進入館內,眼前是一座“無名英雄”塑像,它是為了紀念那些不為人所知的犧牲的革命烈士,并且我們獻上了鮮花,以此來表達我們對他們的緬懷和敬意。舉行完儀式之后,我們便隨著解說員來重溫那段沉重的歷史。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制造了“九·一八”事變,侵略者迅速入侵我國東北,由于推行“不抵抗”政策,東北三省很快淪陷。在紀念館展廳的墻壁上貼滿了當時所拍攝的照片和各種文獻,這些足以證明當年日寇占領我國領土的事實,同時也揭露了他們的丑惡罪行。接著解說員帶我們來到了另一層,革命烈士趙一曼就曾經被關押在這里,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她并沒有向敵人屈服,敵人用摻有辣椒和小米的汽油往她的嘴里和鼻子里灌,灌進去的是小米吐出來的卻是黃豆粒大小的血珠,我很難想象那是一種多么痛苦的折磨。趙一曼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所表現出來的這種意志正是廣大中國革命者的意志,一種不屈的意志,一種不可磨滅的意志,正是這種意志才取得了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
這次參觀,不僅讓我們重溫了那段歷史,還對我們進行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學習了革命烈士的精神。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更應繼承這種精神,在國家危難的時刻,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換回祖國的復興是值得的,我們之所以有今天美好的生活,都是由那些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的歷史,更要銘記那些為國獻身的革命烈士。
參觀結束后,我們從紀念館中緩緩的走出。此時,我在紀念館中所浮現出來的情景依然在腦中一一的閃過,還有一種用言語難以表達的沉重心情悶在心中。我看著外面寬闊的馬路上車來車往,整潔的城市高樓聳立,中國已不再是一只沉睡的雄獅,而是一個正在崛起、高速發展的國家。我們要緬懷那些為國拋灑熱血的革命烈士,繼續發揚他們的精神,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奉獻自己的力量。
抗戰紀念博物館觀后感3
平北,即北京以北,東至承德,西至張家口,總面積2.5萬平方公里。抗日戰爭期間,是偽蒙疆、偽滿洲、偽華北三個偽政權的結合部,是敵人的心臟地區,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位于北京市延慶區龍慶峽入口處。紀念館入口處漢白玉碑身上鑲嵌著天然花崗石的步槍刺刀造型,寓意平北軍民以熱血和刺刀鑄成銅墻鐵壁,保衛平北、保衛邊區。碑的正面刻有聶榮臻書寫的“平北抗日戰爭紀念碑”,背面有彭真書寫的“平北抗日戰爭烈士永垂不朽”。
展覽由“日軍侵占冀熱察邊”、“八路軍第四縱隊東進”、“創建平北抗日根據地”、“鞏固發展平北根據地”、“反掃蕩反蠶食反‘無人區’斗爭”、“平北軍民堅持抗戰”、“攻占張家口,光復平北”、“平北英烈名垂千古”等八部分內容組成。
展覽廳、攝影廳陳列了平北軍民使用的武器、生活用品以及書籍、照片等近200件文物,再現了當年抗日軍民與敵人英勇戰斗場面。
在一系列抗日斗爭中,平北軍民付出了巨大犧牲,以十團團長白乙化為代表的一系列優秀中華兒女光榮殉國。更有獻出丈夫愛子七人的當代佘太君鄧玉芬等氣壯山河的感人事跡。
紀念館外面警鐘長鳴的雕塑提醒我們永遠牢記這段歷史,勿忘國恥。
抗戰紀念博物館觀后感4
這幾天注定不能平靜的度過,參觀完抗日戰爭紀念館,我內心深深被震撼。
抗日戰爭紀念館是全國唯一全面反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的大型綜合性專題紀念館,坐落于七七事變的爆發地——北京西南盧溝橋畔的宛平城內,莊嚴,肅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抗戰歷程。 在參觀中,我們首先感受了在那個危難時刻,中華民族一致抵御外敵的那種“團結”的精神。整個中華民族聚合了中國近代歷史進程中空前的團結精神,形成了真正戰勝日本侵略者的無堅不摧的力量源泉。
隨著緩緩移動的參觀人流,楊靖宇,佟麟閣,左權,張自忠?一個個熟悉而崇高的名字印入大家的眼簾。國難當頭,英雄輩出。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犧牲時,年僅37歲;東北抗聯將領楊靖宇犧牲后,日軍發現他的胃里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打完最后一顆子彈,狼牙山五壯士毅然砸槍跳崖;被敵圍困河邊,誓死不屈的8位女戰士挽臂沉江。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正是無數抗日先烈的愛國奉獻精神凝聚起了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可以說,沒有數不清的仁人志士為國奉獻的崇高精神,中國抗戰的勝利是不可能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也絕不會是在1945 年。
今天,當我們走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時,我們應當謹記團結奉獻的抗日精神。把滿腔愛國之情化為工作的強大動力,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努力而扎實的做好本職工作,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歷史雖已過去,我們不僅看看就完了,而是要記住這一段歷史,勿忘國恥,將理性的愛國主義發揚光大,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努力奮斗。
抗戰紀念博物館觀后感5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
寒風凜冽,紅旗飄揚,站在抗日戰爭紀念館前的我們,可曾想起那一段段恥辱的歷史,可曾想起中國抗日戰士浴血奮戰,勇于犧牲的精神,可曾想起在抗日戰爭中,中華民族團結一心,共奮戰的熱情。中國抗日的歷史是令中國人銘記于心的,亦是讓中國人永記國恥,以史為鑒的。
外敵侵略中國時期,國共合作的歷史可謂是十分曲折的,九一八事變后,國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方針,直至西安事變,國民黨才決定與共產黨合作,共同抗戰,成為了時局轉變的關鍵!東三省已全部淪陷,而誰又能想到日本的野心竟如此大,盧溝橋事變后,全面性侵華戰爭發動。全國人民奮力反抗,掀起中國近代歷史上空前規模的全民族反侵略戰爭。
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侵略者對中華民族犯下的嚴重暴行,它并沒有使中華民族敗落,反而使人悲痛,激起了全民族抗日的浪潮,國共兩黨合作抗日,共赴國難!“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在抗日戰場上,中國軍隊血戰臺兒莊,開展百團大戰,在敵前戰場與敵后戰場上各自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用血肉,用性命保衛中國,那抗戰的激情永久持續著,激勵他們的是作為中華兒女的尊嚴,是那日軍殘酷的暴行帶給整個中華人民的悲痛,是守衛國家領土的責任!各界人民群眾站在統一戰線,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拿起筆作刀槍。畫家徐悲鴻講話站的收入捐獻給祖國,救濟災民,資助抗戰。科學家侯德榜發明制堿方法,為抗戰時期的民族工業作出了貢獻。
在經歷無數風雨之后的中國,在全中華人民的奮斗下,歷經八年的抗日戰爭終于結束了,這是用無數鮮活的生命換來的,是無數人民的保衛和勇敢換來的!
我們當思今天和平的來之不易。作為現今國家的青少年,新一代,我們應當銘記歷史,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學習抗日軍的勇敢,學習國共兩黨放下偏見,共同合作對付外敵的決心,學習中華民族團結一心,勇敢保衛國家的熱情。在如今和平的生活中,我們應在行進的道路上勇于面對一切困難。更應寬容他人,善于合作,發揮出彼此最大的力量。但是在其他國家侵占我們的領土時,我們豈能容忍,而應為了民族尊嚴而奮起,團結一心,守衛國家尊嚴!在未來前進的道路上,謹記革命前輩們的不易所換來的和平,在如今努力學習,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