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jié)氣吃什么食物祛濕
大暑,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夏季最后一個節(jié)氣。“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下面給大家分享關(guān)于大暑節(jié)氣吃什么食物祛濕,歡迎閱讀!
大暑節(jié)氣吃什么食物祛濕
1、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jié),適當(dāng)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jìn)食欲,不僅讓濕熱之邪對您敬而遠(yuǎn)之,還可預(yù)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此外,苦味食物還可使人產(chǎn)生醒腦、輕松的感覺,有利于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fù)精力和體力,減輕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適。
2、增加清熱解暑、健脾利濕食物的攝入
綠豆湯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虛寒及體質(zhì)虛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葉、西瓜、蓮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虛患者的夏日食療佳品。
3、益氣養(yǎng)陰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yīng)常吃一些益氣養(yǎng)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zhì)。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jié){、百合粥、菊花粥等。
4、蛋白質(zhì)供給需充足
大暑氣溫較高,人體新陳代謝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質(zhì)的供應(yīng)必須酌量增加,每日攝入量應(yīng)在100克—120克。植物蛋白可以從豆制品中獲得,動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還應(yīng)適當(dāng)吃點肉,如雞肉、鴨肉、瘦豬肉、鴿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制品。其中,鴨肉富含蛋白質(zhì),可及時補充夏日高溫帶來的過度消耗,且鴨屬水禽,性涼,具有滋陰養(yǎng)胃、健脾補虛、利濕的作用,特別適合苦夏、上火、體內(nèi)有熱者食用。在食用鴨肉時最好燉食,也可加入蓮藕、冬瓜等蔬菜煲湯,這樣既可葷素搭配起到營養(yǎng)互補的效果,又能健脾、益氣、養(yǎng)陰。
現(xiàn)推薦幾款食療方子,您不妨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擇:
1、薏米紅小豆粥
薏米50克、紅小豆25克,二者洗凈后放入鍋中,加適量水浸泡3—4小時后同煮至熟,冷卻后食用。此粥具有清熱、利尿、解毒的作用。尿頻、尿急、尿痛的患者可經(jīng)常食用。
2、橘皮茶
橘皮10克(鮮皮加倍),冰糖適量,用開水浸泡后代茶飲。具有理氣開胃、燥濕化痰的功效,適用于暑濕所致的脘腹脹滿、飲食無味者。
3、荷葉冬瓜湯
鮮荷葉一張(洗凈、切碎),鮮冬瓜500克,加水煲湯,食鹽調(diào)味,飲湯食冬瓜。具有清熱解暑,利尿除濕,生津止渴的功效,特別適合暑天口渴心煩,咳嗽,痰黃稠,小便量少、色黃,口腔潰瘍者服用。
4、西瓜皮粥
西瓜皮100克,大米50克,白糖15克。將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丁。大米淘洗干凈放入沙鍋中,加入適量水、西瓜皮,用旺火煮沸,再轉(zhuǎn)用小火煮成粥,調(diào)入白糖即成。具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的作用,經(jīng)常食用可防止中暑。
5、苦瓜瘦肉湯
鮮苦瓜200克左右,去瓤切塊,豬瘦肉100克,切丁。同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水煮湯。煮熟后加適量食鹽調(diào)味。可清熱祛暑,明目解毒,特別適合因暑熱所致的煩渴,牙齦腫痛,眼睛分泌物增多者食用。
大暑吃什么食物防暑祛濕
防暑食物:
1、苦瓜
苦瓜又名“涼瓜”,是夏季消暑的最好蔬菜,營養(yǎng)非常豐富,有清熱解暑、健脾開胃、降血糖、美容、防癌等功效,大暑天熱,吃苦瓜最好。
2、綠茶
綠茶屬未發(fā)酵茶,性寒,“寒可清熱”,最能去火,有提神清心、清熱解暑、消食化痰、去膩減肥、清心除煩、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等功效,最適合夏天喝。
3、鴨肉
鴨肉性寒,是夏季進(jìn)補的優(yōu)良食品,營養(yǎng)很高,有除濕、解毒、滋陰、去燥、養(yǎng)胃、補腎、消水腫、止咳化痰等功效,非常適合大暑的時候吃。
4、西紅柿
西紅柿是大家最為熟悉的果蔬之一,性涼,營養(yǎng)豐富、酸甜爽口,有清熱止渴,養(yǎng)陰涼血、生津止渴、美容、防輻射、減肥等功效。將1——2個西紅柿切片,加鹽或糖少許,熬湯熱飲,可防中暑。
5、西瓜
西瓜民間又叫“寒瓜”,味甘甜、性寒,是瓜類中消暑解渴的首選。民間有“每天半個瓜,酷暑能算啥”的說法。夏天出現(xiàn)中暑、發(fā)熱、心煩、口渴或其他急性熱病時,均宜用西瓜進(jìn)行輔助治療。
6、綠豆
綠豆是夏季飲食中的上品,營養(yǎng)豐富,有清熱消暑、美容養(yǎng)顏、止渴利尿等功效,有“濟世之食谷”之美譽。在大薯天,可煮綠豆湯或綠豆粥喝。
祛濕食物:
1、芹菜
芹菜性涼,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同時也是夏天祛濕、清腸、緩解肝火旺盛的最好食品,尤其夏季芹菜比較新鮮,可以經(jīng)常做菜食用。
2、大蒜
大蒜是祛除濕氣較好的食材。夏季做菜的時候可以多放一些蒜調(diào)味,也可以直接炒蒜苗,做粥品或做湯的時候,可以直接放入蒜瓣一起熬煮。
3、紅豆
大家都知道紅豆補血,卻不知道紅豆還是祛濕食品吧,用紅豆煮水喝,或者加上黑豆和綠豆一起煮水,可以很好的排出體內(nèi)的濕氣。但是要小心,大家在購買紅豆的時候,一定要跟赤豆區(qū)分開,赤豆屬于藥類,吃多了會中毒,所以要仔細(xì)挑選。
4、薏米
薏米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祛濕氣食材,每天煮上一碗薏米紅豆粥,即可以排毒祛濕,又能利尿消腫、清熱排毒。
5、白扁豆
扁豆也是屬于祛濕的一種食物,扁豆具有滋陰補腎、消暑祛濕的功效。白扁豆性味平和,一般人群都適合食用。尤其是脾胃虛弱的人,多吃一些白扁豆可以健脾和胃,此外,脾胃虛弱的老年人和白帶過多的女性都可以通過食用白扁豆來進(jìn)行食療。
大暑至體內(nèi)濕氣重
1、紅豆
從中醫(yī)角度來講,紅豆性平,味甘、酸;不僅除濕補血,亦有健脾利水、清熱除濕、消腫解毒的功效。紅豆簡單煮水飲用就可以很好地排出體內(nèi)的濕氣,當(dāng)然紅豆還可以做豆?jié){、甜品等,更能受到小孩子的喜愛。
2、山藥
山藥有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的功效,而其祛濕作用就在于通過補脾間接得將體內(nèi)水分排出。其中懷山藥屬于藥食兩用,對補脾效果更好,而且還可以補氣,比普通的家用山藥更好。山藥烹飪種類繁多,無論炒制、燉煮還是蒸制糕點,都老少皆宜。
3、薏米
薏米,又被稱作薏苡仁、苡米、苡仁等,是傳統(tǒng)的藥食兼用谷物,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是常用的利水滲濕藥。薏米的簡單做法就是單獨煮水做代茶飲,或加紅豆煮粥喝,還可以將薏米用鐵鍋炒制后食用,家里如果有粉碎機則可以將炒制好的薏米打磨成粉沖成糊喝,這樣營養(yǎng)價值流失少,吃起來更加健康。
4、綠豆芽
小小的綠豆芽也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濕的作用。綠豆芽中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纖維素、維生素、胡蘿卜素和磷、鋅等礦物質(zhì),其中維生素B2增加了2-4倍,胡蘿卜素增加了2-3倍,維生素C增加了6%。但烹飪綠豆芽時,油鹽不宜太多,盡量保持其清淡的味道和爽口的特點。
5、苦瓜
苦瓜果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脾、肺經(jīng),由于苦瓜中含奎寧,具有清熱祛濕、明目解毒、利尿涼血等功效。苦瓜最好的吃法還是用開水焯一下涼拌,涼拌能夠很好地保留苦瓜中所含有的維生素,營養(yǎng)價值更多。當(dāng)然如果是在吃不慣苦味的話,可以焯好后再放進(jìn)冰箱冷藏片刻,并加入少許蜂蜜進(jìn)行調(diào)味,這樣味道可沖散許多。
夏季進(jìn)入濕熱的大暑天氣
一、紅豆
紅豆簡單煮水就可以很好地排出體內(nèi)的濕氣,不過平時我們更喜歡添加一些其它食材,做成甜糯糯的甜湯,老少皆宜。
【六紅補血粥】
所需食材:紅豆一把,花生米一把,紅棗一把,枸杞子半把,血糯米一把,紅糖一塊。
步驟如下:1、除紅糖外,將所有食材沖洗干凈,用清水浸泡2小時以上,充分浸泡,這樣能縮短熬煮時間。
2、浸泡好后,一次加足水量,大火煮開,煮10分鐘左右。
3、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燜煮50分鐘至1小時,所有的食材都熟爛,變得糯糯的,湯水也變得濃厚。
4、加入紅糖,繼續(xù)燜煮5到10分鐘入味,關(guān)火。
二、小米
小米我們更喜歡糯性小米,煮出來的粥口感又糯又稠很好吃。小米的營養(yǎng)非常豐富,常吃可以補脾胃,也能幫助祛除體內(nèi)的濕氣。
【南瓜枸杞小米粥】
所需食材:小米40克、南瓜400克、枸杞一把、清水1000克
步驟如下:1、將小米過水2遍清洗一下(如果是免洗的就省略此步),再加清水浸泡30分鐘。
2、將南瓜洗凈去皮去瓤,切成小塊就好,枸杞準(zhǔn)備一把,用清水沖洗干凈備用。
3、砂鍋中放足水的量,先將水燒開。(記得先不要放小米,而且要一次性放足水量,中途不要加水,我用砂鍋水分消耗少。)
4、水開后放入小米,大火燒開,用勺子攪拌一下(這樣不容易糊鍋底)。
5、加入南瓜,改小米熬煮30分鐘,小米就能煮開花,煮出米油,最后幾分鐘加入枸杞滴入幾滴食用油,用勺子多攪拌會出更多的米油,也能將南瓜塊攪成南瓜糊和小米鍋融合到一起就好了。
三、山藥
山藥是個藥食兩用的食材,既能補脾養(yǎng)胃,又能生津益肺,也是一種祛濕的食材。而且山藥的吃法非常多樣,可炒、可蒸、或燉等等。
【奶香山藥糕】
所需食材:鐵棍山藥2根、奶粉20克、白糖20克、食用油少許。
步驟如下:1、將鐵棍山藥清洗干凈表面的泥沙,再切成小段,送進(jìn)蒸箱中蒸熟。(這樣操作免去手因去山藥皮過敏而氧。)
2、將蒸熟的山藥撕去外皮,放入保鮮袋中,碾壓成山藥泥。(山藥泥越細(xì)膩越好。)
3、碾壓好的山藥泥中,加入奶粉和白糖攪拌均勻。(沒有模具的這時就可以直接用勺子挖著吃了。)
4、手上抹上一點兒油(不沾山藥泥),將山藥泥分成50克一個的小球,揉搓光滑。
5、將山藥泥球塞入模具中,輕輕一壓山藥糕就做出來了,是不是挺好看的。
四、綠豆芽
小小的綠豆芽營養(yǎng)非常,而且可以清熱解毒,利尿除濕。吃法很簡單又快手,但是烹飪綠豆芽時,宜少油少鹽,盡量保持其清淡爽口的鮮香味。
【韭菜炒綠豆芽】
所需食材:韭菜1小把、綠豆芽1把、料酒1勺、鹽、生抽半勺、食用油適量。
步驟如下:1、將韭菜摘洗干凈,瀝干水分,切去根部老的部分,再切成寸段備用。綠豆芽挑揀一下,沖洗幾遍,控干水分。(有人喜歡掐頭去尾就留綠豆芽中段白色部分,這個比較費時,自己喜歡就好。)
2、鍋中放入適量的油,油熱,放入綠豆芽爆炒,加入料酒炒到綠豆芽微微透明。(加料酒可去味,不要擔(dān)心會有豆腥味。)
3、加入韭菜,放入生抽和適量的鹽,一起快速翻炒均勻入味即可出鍋了。(韭菜炒時間長了口感就不好了。)
五、苦瓜
苦瓜是大家公認(rèn)的解暑好食材,營養(yǎng)價值非常多,可以清熱祛濕、明目解毒等。
【苦瓜炒雞蛋】
所需食材:苦瓜1根、雞蛋2個、料酒1勺、鹽適量、食用油適量。
步驟如下:1、將苦瓜從中間剖開,挖去瓜瓤,盡量將白色的瓜瓤多去掉點,這是最苦的部分,再切薄片。
2、鍋中放適量的清水燒開,放一勺鹽,再倒入苦瓜片,焯水30炒(苦瓜片薄,時間不能長,會爛),撈出過涼水,瀝干水分備用。
3、將雞蛋磕入碗中,攪打成雞蛋液,加入1勺料酒(既能去腥味,又能讓雞蛋更嫩),適量的鹽攪拌均勻,再倒入苦瓜片攪勻。
4、鍋中倒入適量的食用油,油熱,倒入苦瓜雞蛋液,中火慢慢翻炒,讓苦瓜上都裹上雞蛋液。
5、翻炒到雞蛋液完全凝固,再翻炒30秒左右,苦瓜完全熟透即可出鍋,炒的時間不宜長,苦瓜會失了清脆的口感。
大暑三候
中國古人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每到大暑時節(jié),由于氣溫偏高又有雨水,細(xì)菌容易滋生,許多枯死的植物潮濕腐化,到了夜晚,經(jīng)常可以看到螢火蟲在腐草敗葉上飛來飛去尋找食物。另外土壤高溫潮濕,很適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長。三候是說在這雨熱同季的潮熱天氣,天空中隨時都會形成雨水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