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大業觀后感2020集錦5篇
學校組織觀看《建軍大業》,聽同學說都是小鮮肉,我就感覺又是一部抗戰神劇吧。當劇情開始時,我便被其深深地震撼了,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建軍大業觀后感2020匯總5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建軍大業觀后感1
《建軍大業》是一部緬懷先烈,回顧歷史的好作品。它使我們牢記過去中國革命的斗爭史;牢記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黨和人民創建的豐功偉績;牢記革命先烈的犧牲和奮斗。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他們的精神,為我們偉大的祖國的昌盛和人民的幸福而奮斗!
什么是幸存者,幸存者就是把別人的生命一起活下去。
影片最后井岡山會師,那是勝利的曙光。就像毛澤東主席說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像朱德元帥說的:萬難險阻,九死一生。
我看到那年輕無畏、心懷理想、置生死于度外的他們,我明白為什么共產黨能夠勝利,也明白為什么共產黨一定會勝利。向中國人民解放軍,向革命先烈,向中國共產黨敬禮。
南昌起義的艱苦奮斗的事跡使我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這種精神將激勵著我前行。我很幸運出生在這樣一個和平的年代,更慶幸出生在一個如此強大的國家里,感謝偉大的黨!感謝偉大的祖國!是革命先烈們舍身忘死,才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我們要不忘歷史,牢記使命,用實際行動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建軍大業觀后感2
133分鐘的電影,槍炮連綿烽火震天,一波波滿屏引爆的炸點真實再現了當年的歷史背景和被迫革命建軍的必要性。劇中不僅有很多笑點,同時也有很多戳中內心的痛點和淚點,逼真再現了南昌起義、三河壩血戰、廣州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等歷史節點,這是何等驚心動魄的烽火青春。
電影中選擇了每一個角色出場時在姓名旁標注實時年齡的那一刻,就開始無聲的宣告,向世人展示了熱血青年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信念。
此片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三河壩戰役,敵人有三萬兵力,而我們只有不到三千人,為了給廣州起義的大部隊贏得突圍時間。在朱德司令的領導下,戰士們成功浴血奮戰堅守了三天,但是傷亡慘重。在第三天,朱德司令為了掩護大部隊的撤離,需要留下兩百壯士死守陣地,讓我驚訝的是,明知道留下就是死路一條,可是居然所有人都想要留下,留下來的犧牲,撤出希望的火種,是何等艱難的決定,這讓我非常感動!
在大部隊撤離之前,朱德司令對團長蔡晴川說了一句話:“要當勇士,不要當烈士”!就在團長蔡晴川中槍倒下的那一刻,他腦中不斷地回想起這句話,他的身體突然就有了力量,終于拉響了炸彈控制器,與敵人同歸于盡。當錢大鈞打掃戰場時,站在蔡晴川面前敬禮時,敵人也為此震撼啦,這是多么值得尊敬的對手。
兒時懵懂無知時曾聽爺爺講起過紅軍過草地、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從爺爺身上的三處彈孔就知道用鮮血換來的和平是多么不易的,為了延續更多人的生命,英雄和英烈們,付出了很多很多……
建軍大業觀后感3
影片以真實、樸素的生活畫面,為我們展示了南昌起義那火光沖天、槍林彈雨、將士們浴血奮戰的場面。并通過女戰士黑姑踏著其丈夫雙喜等烈士的血跡,沖上鼓樓,把紅旗插到樓頂的這一細節再次告訴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和安靜的生活環境,都是成千上萬的先烈們用先血和生命換來的,沒有他們的犧牲,沒有他們的奮斗,便沒有我們的今天,作為祖國的一份子,我們要自覺加強思想修養,使自己成為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成為改革開放的推動者,才能無愧于我們的先輩和先烈。
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暴動。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造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后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總之,《建軍大業》是一部好的經典文獻故事片。它使我們牢記過去中國革命的斗爭史;牢記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黨和人民創建的豐功偉績;牢記革命先烈的犧牲和奮斗。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他們的精神,為我們偉大的祖國的昌盛和人民的幸福而奮斗!
時間匆匆,電影只看了不到兩小時就結束了,但是在南昌起義中的艱苦奮斗的事跡使我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這種精神將激勵著我前行。
建軍大業觀后感4
建軍大業是我在很早之前就很想看的一部電影,剛好趁著這個機遇,把這部電影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影片講述的是在國民黨奪權叛變革命時期,毛澤東,周恩來,葉挺等人挺身而出,指出陳獨秀的右傾錯誤,帶領共產黨發動起義,武裝革命斗爭,組建一支真正屬于人民的軍隊,開辟一條全新的道路。
影片從狼煙四起,血流成河起筆,隨著北伐軍的節節勝利,蔣介石獨霸的野心日益膨脹,當反動派舉起屠刀時,手無寸鐵的學生和工人只能像待宰的羔羊一般,任人宰割。影片里有幾個情節讓我頗為感觸,一個是當正在開會中的各大領袖得知李大釗被殺,一個個憤慨地站出來指責右傾錯誤指導,毛澤東站出來指出,只有開槍才能拯救當時的水深火熱。另一個場景就是秋收起義的時候,毛澤東問戰士們苦不苦,結果大家默不出聲,第二次問的時候,大家一齊喊道:苦!其實在戰爭面前,誰都會害怕,誰都不是無所畏懼的英雄,每一個有血有肉的戰士都是偽裝起那份恐懼和怯弱,在為今天的我們拼一個未來。當井岡山會師的歡呼聲響徹云霄時,毛澤東朱德緊緊擁抱在一起,那份激動和喜悅,來自于對未來中國革命的希望。
對于這部電影,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是葉挺。如果讓我用一個詞來形容對他的評價,那就是剛烈。在帶領軍隊進入南昌時,面對城門的阻攔,他就自行寫了一張命令的紙張,霸氣直行:“這就是命令!”在面對兵痞挑釁自己士兵時,葉挺毅然站出來拿著鞭子抽打那些兵痞,真的讓人萌生一種正義凜然的霸氣和肅然起敬崇拜感。
建軍大業觀后感5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十二日,理學院分團委組織我們觀看了電影《建軍大業》。深入地了解了我國共產黨‘如何在敵反動派的迫害下奮勇抵抗,歷經艱難險阻,發動南昌起義并最終創立我們黨的第一支人民軍隊的故事。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駭人聽聞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爆發。青幫流氓混入和平抗議的人群中故意制造矛盾沖突,以汪秀華為首的一大批黨員干部在此次政變中被殘忍殺害。“只揮筆桿子,不動槍桿子”的中國共產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
在電影的開頭部分,和平請愿的工人和學生被北洋軍閥殘忍殺害,橫尸遍野。學生們賴以激昂文字喚醒沉睡中的勞苦大眾的雙手被打手們用斧頭一下又一下地狠狠剁者商務印書館招到炮轟。一時之間,血、火、破碎的尸體、令人毛骨悚然的慘叫,將繁華的大上海變成了人間地獄。在歷史方面去,我的知識面實在太窄,不足以詳細了解相關事件的全部細節,但是這一部分的電影確實讓我明白了當時還是青年的毛澤東的那句“槍桿子里出政權!”沒有自己武裝力量的政黨是注定會被淘汰的。
這部電影最打動我的地方有兩個。其一是南昌起義發起時。在電影中,一群意氣風發的年輕人,為了信念而不斷努力,他們勇于獻身,無所畏懼。脖子上系紅巾胳膊上纏白布的戰士,斗志昂揚喊著口令“河山統一”的壯志雄心,一群年輕人拉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起義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南昌起義中,女醫療兵被血腥的斷臂嚇得一邊哭一邊咬牙包扎粟裕身邊的一個小兵被炮火嚇得蹲在墻角痛哭……這些有血有肉的情節,更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前輩們的偉大。
第二個情節就是朱德率三千人死守三河壩,以三千人抵抗錢大鈞三萬部隊三天之久。也是夠讓我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