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大業觀后感2020匯總5篇
如今,戰火的硝煙已經散去,但是革命的精神永隨,自己從《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再到現在的《建軍大業》,每一部愛國影視都是那么催人淚下,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建軍大業觀后感2020精選5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建軍大業觀后感1
《建軍大業》是一部好的歷史文獻故事片。它使我們牢記過去中國革命的斗爭史;牢記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黨和人民創建的豐功偉績;牢記革命先烈的犧牲和奮斗。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他們的精神,為我們偉大的祖國的昌盛和人民的幸福而奮斗!
我不得不說,這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持久戰。為了占領消滅敵軍陣地的最佳位置,為援兵爭取時間,朱德率領第二十軍三師與敵人展開了一番激戰,雖然戰士們都傷亡慘重、疲憊不堪,但他們依舊為援軍取得了時間,挺到了最后。尤其是那兩位娃娃兵,他們雖然年紀小,但對革命的理解卻認識得很深,他們奮不顧身,冒著子彈和炮彈的襲擊,勇猛地沖向敵人的陣地,那該有怎樣堅定的決心,怎樣的膽識與魄力……我想,如果以現代人的懦弱、膽怯與這兩個不諳世事的娃娃兵相比,他們真是無地自容啊!我們是祖國未來的花朵,祖國的棟梁,我們應該學會如何鎮定地處事,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使自己得到更好地鍛煉,在如烈火般殘忍的社會中浴火重生,使嶄新的自己能為國家帶來榮耀,為國家多添一份光彩。
中國共產黨在蔣介石的殘酷“考驗”下“浴火重生”,踏上了光明之路,不僅解決了民族之間的矛盾,還為處于疾苦的人民排憂解難,伸出了援助之手,讓國家更繁榮昌盛,讓人民都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
中國共產黨員們,我向您致意,你們是共和國的脊梁。新中國是你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這份情誼,我將牢記于心,這份精神,我將永遠發揚。
建軍大業觀后感2
通過觀看影片,再次讓我重溫了我黨、我軍苦難輝煌史,感受到紅色文化,傳遞給我們的正能量。一代一代的士兵,他們用血性贏得尊嚴,用靈魂贏得光榮,靈魂與血性永遠是軍人的脊梁、勝利的刀鋒。戰爭年代,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和平年代,他們地震救援,抗洪搶險!
90年后的今天,我們國家繁榮昌盛、國泰民安,人民軍隊揚眉吐氣、氣壯山河!在朱日和訓練基地接受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檢閱,獲得了全世界的矚目與贊嘆。12,000名官兵、600余套地面裝備、100多架飛機,以戰斗的姿態展示改革強軍的最新成果。習近平主席的豪言壯語響徹沙場“我堅信,我們的英雄軍隊有信心、有能力打敗一切來犯之敵!”,彰顯了我們祖國捍衛主權,擁護世界和平的信心和決心!
看到祖國如此的強大,為我們的祖國深感驕傲、自豪!在這個來之不易的和平年代,我們更要銘記歷史,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升黨性修養,做一個有血性,有擔當,有信仰,有本事的人。我們更要感恩勵進,立足崗位,積極投身民生建設發展中,在關鍵時刻能敢于亮劍,在敢打硬拼中能爭勝就是對英雄先驅們最好的報答。
建軍大業觀后感3
《建軍大業》成為繼《建國大業》(2009)、《建黨偉業》(2011)又一部主旋律獻禮片。把獻禮片拍得好看不容易,《建國大業》可謂具有開創性的意義,試圖把主流價值觀和商業類型片技巧相結合,在盡量尊重歷史原貌的同時也力求故事的驚險性傳奇性,人物塑造力求平民化個性化,并且邀請了百余位明星零片酬出演,效果也相當不錯,影片打破了觀眾對主旋律概念化的既定印象,為主旋律電影樹立了新的標桿。
但是到了《建黨偉業》,卻又感覺把之前創下的品牌拉低了,影片由韓三平、黃建新、李少紅、陸川、沈東五位導演分別執導,多條線索并進,造成了影片敘事的紛雜混亂,影像風格的不統一,節奏慌亂失衡,一會兒像黑幫片、一會兒又像間諜片,整個事情發展脈絡沒有交代清楚,也很難得到一個集中統一的觀影情緒。
很慶幸,今年的《建軍大業》為“三建”獻禮片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領略了《建黨偉業》的凌亂紛雜,再看《建軍大業》就覺得敘事結構工整得多,沿著《建國大業》開創的“數星星”路線,這次啟用了一大批人氣正盛的年輕演員,多數表現得還不錯,尤其是朱亞文塑造的青年周恩來形象令人耳目一新,演出了少有的英武氣,沉著冷靜干練,頗具一代英明領導人的氣魄。
建軍大業觀后感4
學校組織觀看《建軍大業》,聽同學說都是小鮮肉,我就感覺又是一部抗戰神劇吧。當劇情開始時,我便被其深深地震撼了,隨著影片劇情的深入和英雄們的為國犧牲,自己更是流下感動、激動的淚水。
在影片開始的時候,工人和學生被北洋軍閥殘忍殺害,橫尸遍野,這一幕令人觸目驚心。周恩來面對槍口依舊用自己的信仰勸解自己舊日老友;當看到學生被殺害、商務印書館被炸時的無助,我感同身受,這才是真正為人民的好領袖。
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角色是葉挺。在帶領軍隊進入南昌時,面對城門守衛的阻攔,依舊是霸氣直前,對方說沒有接到命令,他就現寫一個命令,帶著訓練得讓人畏懼的鐵軍進入南昌,雖有些浮夸,卻演出了放蕩不羈。面對兵痞挑釁自己的兵時,毅然站出。在增援賀龍將軍部隊時,在那炮火煙彈中,聲嘶力竭的吼著“放”,我看到了軍人的血性和無畏。
讓我印象最深的場景便是三河壩戰役第三天,朱德將軍在滿是尸體的戰場上,上次硝煙還未散去,下次突襲可能來臨,要留二百人斷后時,大家都英勇獻身,他們把生留給新生代的希望,他們的奉獻精神值得我們欽佩。
建軍大業觀后感5
觀看《建軍大業》這部影片,是追憶革命先烈的過程,也是反思自己的過程。影片中我們追憶到的是,時值二三十歲的偉人們為我們的祖國做了什么,反思的是二三十歲的自己又能夠為這個國家、社會、為我們洪湖市人民檢察院的發展做些什么?
從建黨到建軍再到建國,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經歷了失敗又從失敗中不斷總結經驗,最終為我們現在的穩定而幸福的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享受著革命勝利的果實,也要用心繼承他們的精神和智慧??赐赀@部影片后,內心很激動,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我結合自己的工作,談四點體會:
一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影片中為了謀求民族解放、和人們的幸福,千千萬萬的革命戰士赴湯蹈火,為的就是共同的革命信仰、共同的政治信仰和共同的理想信仰。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也應該有我們的理想和信念,從大的方面說,我們要維護和發展這些歷史成果;從小的方面說,要在各自的崗位做成行家里手,發光發亮,為實現我院“兩個務必做到”奮斗目標做出應有貢獻。
二是要善于總結經驗。影片中,毛澤東、賀龍三十出頭,周恩來、羅榮桓等人二十多歲,作為青年革命者的他們并沒有操縱時局的政治經驗,更沒有把控權利的手腕和伎倆,他們從一次次成功與失敗中總結經驗,從親身經歷的生死里悟出道理,最終得出“槍桿子里出政權”、“農村包圍城市形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勢”的適合中國實際的偉大真理。在我們的工作中,也會遇到挫折和瓶頸,我們要善于向領導同事學習、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總結經驗,改善我們的工作方式方法,從而形成我們自己的工作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