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大業觀后感最新2020
看完影片《建軍大業》走出影院時,我聽到90后的姑娘說了句“哭死了”,是啊,我的眼眶也濕潤著呢。無論是明知必死無疑仍毅然留下掩護大部隊撤離的戰士們,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建軍大業觀后感最新5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建軍大業觀后感1
影片《建軍大業》是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獻禮建軍90周年。
情節是以1927年南昌起義這一重要歷史事件進行展開,描寫了中國軍隊偉大的建軍篇章,展現人民軍隊的光輝歷程。作為一名80后的軍嫂,深知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捍衛中國和平和發展的鋼鐵長城,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維護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為夫奉獻,為軍爭光。希望自己的微薄之力也能成為奠勞國防大廈的基石!
“千難萬險、九死一生”“槍桿子里出政權”,影片結尾兩個主人公的對話讓人記憶猶新。《建軍大業》這部影片講述了1927年中國共產黨為挽救革命,于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本片著重筆墨于南昌起義和血戰三河壩這兩大戰役之中,重現了這段崢嶸歷史,令人熱血沸騰。
革命歲月多少烈士的鮮血才換得如今的國泰民安,幸福來之不易,必須堅守且珍惜。老一輩共產黨員身上那敢于擔當、勇于拼搏、愿意舍小我保大我的大無畏革命精神,讓人敬服。
建軍大業觀后感2
看完建軍大業觀后感,讓我最感動的還有就是電影里在三河壩戰役時,朱德率領的不足三千兵力的軍隊,與敵軍遠超三萬兵力的軍隊激戰了幾天之后,由于朱德軍隊損失過于慘重,不得不做出留下兩百人斷后,掩護主力軍隊撤離的慘痛決定,在留下的將士抗戰時,在三河壩的戰壕上慷慨激昂的喊出的那句話,令我感到熱血沸騰,“要當勇士,不要當烈士,一定要活著回來!”想到戰士們踴躍爭搶要留下來,他們分別前的擁抱看得我熱淚盈眶。
此時,我想到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想到我們現在的安逸,想到這些全是當年的革命將士浴血奮戰,頭破血流,拋頭顱、灑熱血地為我們爭取回來的,內心頓時對他們表達出崇高的敬意。
另一個是毛澤東和朱德的軍隊在井岡山成功會師時的精彩片段,當毛澤東說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場的所有將士激動不已,看電影的我們也激動不已,看到當時軍隊將士的熱情激昂,我們也想大聲歡呼,為了革命勝利而歡呼!
看到軍人們團結在一起的片段就會令我想起前兩年舉行的閱兵大典。在天安門廣場上,當那一陣陣整齊的方陣走過天安門城樓時,當看到那一件件新型強大武器經過時,再回想起過去共產黨只有“幾十條破槍”的時候,再回想起過去艱苦戰斗的年代,實在是令人感慨萬千,能出聲在新中國,生活在這么和平幸福的一個國家,我們在享受安樂的同時應心懷感恩,要時刻記住過去為了我們幸福生活受盡苦難的英勇的革命軍將士們,要感激他們為我們帶來了美好的明天!
建軍大業觀后感3
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暴動,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造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電影《建軍大業》就是講述八一南昌起義的,這次起義是中國現代革命史上的一個偉大歷史事件,頭緒紛繁、人物眾多,而影片以精湛的技藝,真實、樸素、生動地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影片從生活出發,成功地塑造了周恩來、朱德、賀龍、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藝術形象,電影十分貼切地表現了這些領袖人物的獨特經歷和個性。如周恩來的穩健、果斷、血氣方剛、富有革命犧牲精神;朱德的憨厚、沉著、有勇有謀;賀龍的倔強、爽朗、對黨的忠誠等。
通過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體現出了他們偉大的理想和崇高品德。影片還以真實、樸素的生活畫面,為我們展示了南昌起義那火光沖天、槍林彈雨、將士們浴血奮戰的場面。通過這些情節的描述再次告訴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安靜的生活環境,都是成千上萬的先烈們用先血和生命換來的,沒有他們的犧牲,沒有他們的奮斗,就沒有現在的和平盛世。
建軍大業觀后感4
今天,我懷著無比崇高的心情觀看完了《建軍大業》。這部《建軍大業》與《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分別是為獻禮建軍九十周年,建國六十周年與建黨九十周年而拍攝的影片,也將中國共產黨從成立到建立新中國的歷史征程給生動形象的描繪了出來。其中,不僅有革命歷史人物的寫照,也有恢弘的戰爭場面以及革命黨人肝膽相照,為新中國的成立拋頭顱、灑熱血的感人場面。總之,看完這三部曲,我不禁為那個時期的革命黨人的堅定信念而震撼和感動。后悔自己怎么這么晚才到這三部偉大的電影。今天,就讓我借著這次實踐報告的機會來談談我對這三部電影的最后一部——《建軍大業》的觀后感。
《建軍大業》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后,蔣介石與汪精衛背叛革命,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加之黨內以陳獨秀為首的右傾保守主義的阻撓下,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中國共產黨人為挽救革命,于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剛看這部影片,你就會為這部《建軍大業》的豪華演員陣容而感到震撼,幾乎沒幾分鐘就會出現一個你比較熟悉的面孔,平時在其他影片當中擔當主角的明星,在這部影片也有可能會淪為“跑龍套”的角色。
影片總體看下來,你會看到眾多的革命黨人為建立新中國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也能體會到當時的中國國內的情況是有多么的糟糕!軍閥混戰,蔣、宋、孔、陳四大家族在為各自的利益全然不顧老百姓的死活。只要你反對他們的政策,他們就會對你展開慘無人道的屠殺,在這部《建軍大業》影片的開始,就是蔣介石的南京政府屠殺手無寸鐵的起義學生的場面。而共產黨內部由于李大釗同志的犧牲,也讓當時的一部分共產黨人意識到:“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真理。于是一場決定黨甚至決定中國命運的起義正在悄然的準備著。
建軍大業觀后感5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黨建軍幾經劫難,歷經艱辛,從無到有,從失敗到成功,從滅亡到新生,在觀影過程中我真切感受到了國家危機存亡的緊迫。我黨從被動挨打到勇于反擊的決心。
影片從上海4.12反革命政變開始,我從中感受到了敵人對我們共產黨人的殘忍和無情,對于國家和平的不顧,其中炮轟報社,屠殺我無辜民眾,使我實在感受到了氣氛,內心中不禁燃起的怒火。周恩來的一句汪壽華同志的仇必報。讓我一個男生心中也燃起一陣豪情。
再到我黨決定勇于反擊展開8.1南昌起義,其中朱德,周恩來,賀龍,葉挺,林彪等一個個共產黨人舍棄生命展開起義,用生命去打響建軍第一槍。從最后攻破城樓,獲得南昌起義勝利的那一刻,我的眼中也不禁含起了淚花,革命尚未成功,大家還需努力。
建軍大業觀影途中,我不止一次的有那種哭的沖動,可能這就是家國情,臣子恨吧,這次觀影給我最大的觸動就是,可能就是在心中的血性再一次點燃吧。
在觀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我的情緒根據劇情的變化跌宕起伏。在電影最開始國民黨右派清共時,我的心里充滿憤怒;在南昌起義時,雖然已提前知道勝利的結果,但也是緊張和激動的;在三河把戰役時,我更多的則是感動,尤其是在朱德司令所帶領的部隊僅剩800人的情況下,為了爭取更對的時間要留200人斷后,求去無回的決定戰士們卻爭相留守,置生死于度外,這種舍生取義,這種萬丈豪情,深深地觸動了我的靈魂。
我們能有現如今如此美好的生活環境,都是用前人們的流血犧牲換來的;我們黨能有如此輝煌的成就,都是用頑強的斗爭換來的。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作為一名積極分子,我要像電影里面的英雄們學習,學習他們堅定的信仰,學習他們頑強的意志力,學習他們舍己為人的勇氣,學習他們為人民奉獻的精神力。為建設祖國的大好河山,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