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大業觀后感匯總2020
我懷著對黨的忠誠,來看《建軍大業》,體會著那血與肉的歷史。我能想象,那時候的天空的顏色、河水的顏色、泥土的顏色;我能想象,那時候的將軍的面容、士兵的面容、百姓的面容,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建軍大業觀后感集錦2020,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建軍大業觀后感1
我跟我爸看的這個片子。有以下感悟:
第一,這個故事講得挺圓。時間線清晰,主要人物交待明確,主體事件直截了當。影片壓縮在2個小時,轉場也快,觀看前還是確保自己有相應的歷史知識框架吧。
第二,海報上用來拉攏未成年人的年輕演員們,大家不必很擔心,制作方也不傻,出場和臺詞比較多的青年演員分別是歐豪飾演的葉挺,劉昊然飾演的粟裕和張天愛飾演的宋美齡,別的都只是個長得英俊且有名有姓的醬油,因而依舊是中年演員們挑起了大梁。
即便是和平當下,我也要以自己的方式,去愛自己的國家,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我在做的是,面對這幸福;我要去做的,是保護這幸福;我的理想,是讓更多人體會到這幸福。我不是政治家,我只是一個學生,對于這樣的幸福,我想讓更多人感受到。我們和前人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沒有我們所有的幸福,我們沒有他們那么多經歷,我們能感受到他們的經歷,他們卻不能體會我們的幸福。
通過《建軍大業》強烈地驚醒了睡在這幸福中的我,讓自我深刻的意識到這幸福的存在,這份幸福,就在我的身邊,無處不是。我必須將這份幸福,傳遞下去。軍旗升起的地方,是我生長的地方。我為這片土地感到驕傲!我為這份幸福感到美好!
建軍大業觀后感2
2020年10月30日,護理學院團委于教學樓A401舉行了青馬工程第三講。本次青馬工程的主要內容是觀看電影《建軍大業》,這次活動加深了大學生對國家建設軍隊的認識。同時,一幕幕讓人熱血沸騰的畫面鼓勵了各位學生干部能夠更加高效高質地完成團學工作。
影片以1926年上海工人運動、1927年工人革命隊伍被國民黨反動派殘殺為開端,介紹了當時全中國正處于白色恐怖主義之中,反動派肆意屠殺工人階級愛國主義者、共產黨的殘酷舉止,街上尸體成堆隨意堆放,鮮血染紅了整條大街。
毛澤東與周恩來在望江亭達成工農武裝的協議,為農民起義埋下種子。影片重點介紹南昌起義,在起義隊伍遭受叛徒泄密的情況下,共產黨人機警地將起義時間提前,并在朱德、葉挺、賀龍等多員大將的配合下,成功地拿下武昌,即使在攻打過程中遭遇了極大的阻力,起義軍也沒有放棄,而是用盡一切辦法攻下城池。場面極其熱血,男兒們盡顯英雄本色,壯我中華氣概,揚我中華國威。這不禁讓我感嘆,作為新中國一員的我們也應該有堅持不懈,為勝利而奮斗的勇氣與精神。
其次令我感觸深刻的當屬三河壩戰役,為了給主力部隊贏得攻打敵方的時間,朱德主動接下三天三千人對三萬人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虎頭坑等地進行防守、擊退敵人的進攻,河流中占滿了敵人的鮮血,戰壕中積滿了戰士的鮮血,場面炮火連天,在防守的緊要關頭我情不自禁的屏住了呼吸,內心中為他們加油!心中充滿了緊張感,幸好三天時間守住了三河壩,最后因朱德隊伍撤退,留下兩百人的隊伍抵抗錢大鈞的猛烈轟擊,兩百人用自己的身軀為朱德隊伍贏得了撤退的寶貴時間,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榮譽,是我們當今現代人民所沒有的奉獻精神,我們應當向當時的起義者、工人階級、共產黨人學習,爭做優秀共青團員。
建軍大業觀后感3
8月2日,我們黨支部組織觀看了電影《建軍大業》,觀影結束后,我的內心深深被震撼。
1927年,北伐戰爭剛取得重大成果之際,國民黨“右派”為奪權叛變革命,發動了瘋狂的四·一二“清共”行為,政變的信號從停泊在上海高昌廟的軍艦上升起,短短數月,近31 萬同胞遭到殘酷殺害,舉國震驚,剛剛看到希望的中國人再次陷入軍閥混戰和獨裁專制的深淵。由于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成立不足七年的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右派”的瘋狂進攻下,幾乎遭遇毀滅性打擊。血的教訓使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內進步分子認識到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硬道理。生死存亡之際,他們臨危受命,冒著生命危險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聯合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一批愛國將領發動起義,誓要組建一支真正屬于人民的軍隊。鐵血鑄軍魂,舍己保家國,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這一段慷慨悲壯的熱血歲月。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情十分沉重,近31萬人,多么觸目驚心的數字啊,如果他們手拉手能夠圍繞赤道一周!慘烈的殺戮讓每個遭受此劫的城市尸積如山,血流成河,濃烈的尸臭與血腥彌漫了整座城市,黑暗與死亡籠罩著驚慌失措的人們,令人觸目驚心的殺戳在街頭巷尾不斷的進行著,我身臨其境般地目睹這場慘無人道的大屠殺,心幾乎走向崩裂的邊緣,心中熱血沸騰,掀起陣陣的憤怒,那是一場中國共產黨遭受的巨大浩劫!
建軍大業觀后感4
它講述的是1927年,北伐戰爭剛剛取得重大勝利,國民黨“右派”為奪取政權發動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血的教訓使的毛澤東、周恩來等進步人士懂得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真理,從而組建屬于人民的軍隊的故事。
我震撼于當時的社會環境。人不再把人當人,人就像牲口一樣被宰殺。那一聲聲嘶吼使人感到野蠻、殘酷、絕望。
我更震撼于當時的有志青年。他們和我的年齡差不多吧,我設想我活在那個年代,發現自己只會絕望、迷茫,但他們不會,他們不曾認命,不曾失落,他們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勇敢的站了出來。我看見周恩來只身游說軍閥;毛澤東抗拒權威;賀龍放棄當兵的榮耀,卻想加入一無所有的共產黨;朱德大擺鴻門宴……他們身上的膽量,堅持真理,不畏強權,機智都是我們不曾具備的。
反觀現在,我們已進入法治社會,很少會有那種殘暴的行徑,這是革命先輩用生命換來的,我們本應該好好珍惜,好好守護,但卻有好多人在搞分裂,企圖引發戰爭,令人心寒!
我記得影片里有個毛澤東在會上場公然提出反對意見和投票決定是否起義的片段,對我影響很深。曾幾何時,我也喜歡表達自己的看法見解,但后來發現這有很大可能不被認同,還有可能自取其辱,漸漸的就隱藏起來很少表達自己的看法了?,F在我明白了,就算不被認可又如何,是真理總會被認同的,我只不過是在逃避現實罷了。現在我們的社會還有很多的問題,卻很少有人再站出來了……試想一下,若毛澤東、周恩來等進步人士在當時不勇敢的站出來,我們又去哪里享受這安穩的生活?
建軍大業觀后感5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之際,《建軍大業》響應社會需求,為廣大人民群眾展示了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當年那個時代表現的歷史原貌,為我們展示了人民解放軍作為正義之軍,勝利之軍的歷史軍貌,這部電影完美地表現了革命英雄的姿態與勇猛,這部電影所表達的意義具有劃時代的價值,其倡導的精神亦十分符合現代社會所弘揚之導向。
在毛澤東、周恩來、賀龍、葉挺、粟裕、林彪等人的青年時代,他們不懼強權,不懼困難,正值青春年華的葉挺、粟裕等革命將士,在那個戰火紛飛,混亂復雜的年代,他們不懼生死,他們英勇殺敵,在戰場上,他們用他們的嘶吼,廝殺著戰場上阻礙革命勝利腳步的敵人。
電影片段里高昂的吼叫聲、緊張壓抑的打斗片段、震撼人心的爆破炸彈在電影里不斷交替出現,令人看了熱血沸騰,久久不能平息內心激動的心情!
影片中,蔣介石自大地說道,一個農民,一介書生,一個兵痞,一個土匪,憑什么跟我斗?!這個狂妄的提問,如果有了解過那個時代的人,一定會有自己的看法和道理,但我個人覺得,要問什么讓這些兵力缺乏,資金匱乏的共產黨戰勝強大的國民黨反動派,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信仰!共產主義信仰,是每個共產黨人最富有的精神財富,正是因為這些共產黨員們有著打倒軍閥,推翻舊世界,創造新中國,實現共產主義,解放全人類的偉大信仰,才會讓這些有著共同目標的年輕人走到一起,為了實現信仰,實現目標,他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視死如歸,即便犧牲流血,即便會粉身碎骨,他們也絕不退后,誓要將革命進行到底,為了新中國而拼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