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養生知識大全
在冬季,人們身體的新陳代謝就會變得緩慢,消耗的也比較少,因此,如何在立冬時節做好養生來防范冬天的嚴寒是個關鍵的問題,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立冬養生知識大全,歡迎閱讀!
立冬養生知識
起居養生
《黃帝內經》曰:“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立冬以后人們要順應氣候變化,早上須天亮以后再起床。晚上最好在十點之前就上床睡覺。有些經常晚睡的人,長時間熬夜傷陰,會導致心火旺而腎水不足。
立冬穿衣要適當保暖。其中足部和背部的保暖最為重要。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部是諸經絡起止之處,所以要注意保暖,多走動以促進足部的氣血運行,并養成睡前泡腳的習慣。背部乃臟腑俞穴所在之處,如果不注意保暖,寒氣極易從背后侵入人體,損傷臟腑。另外,頭部雖為“諸陽之會”,但老年人或陽氣虛的人最好戴頂合適的帽子保暖。
飲食養生
冬天的飲食原則是省咸增苦。《千金?食治》:“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養心氣。”冬天增食苦味食物,因為苦能堅,能固腎以防外泄,又能泄心火。另《飲膳正要》:“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種子類和果實是冬季的“應時佳品”,如“核桃、板栗、芝麻、黑豆、山藥、紅薯、腰果”等。此時還要少食姜、蒜、雞肉、韭菜等溫熱之品。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款冬季養生小食譜。
【黑芝麻粥】
原料:黑芝麻、粳米。功效:補益肝腎,滋養五臟。
【蕎麥面】
原料:蕎麥面、黃瓜、胡蘿卜。功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情志養生
入冬以后起居調養都應該以“養藏”為主,所以情緒上要恬淡安靜、寡欲少求,這樣可以使得神氣內收,利于養藏。冬季萬物凋零,常會使人觸景生情、郁郁寡歡,改變這種不良情緒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參加娛樂活動陶冶情操,如健身跳舞、繪畫、練書法、欣賞音樂等,這樣可以消除冬季低落情緒,振奮精神。
運動養生
冬天天寒地凍,陽氣內藏。為了順應冬氣,我們不要擾動陽氣,“閉藏”二字,乃冬天的養生的根本原則。大家要采取勻平和緩的運動方式,不易大汗淋漓的劇烈運動,尤其是入夜之后不宜運動。夜間跑步、打球、廣場舞都會阻礙人體陽氣的收藏。
立冬養生知識提醒
一,早睡晚起。每天不能超過晚上11點入睡,每天保證8個小時,睡眠不夠可以用中午時間來補充。養精蓄銳,才能有好身體,好的抵抗力。
二,飲食清淡,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多喝水。因為冬天干燥,需要補充水分和維生素。所以多吃這樣可以滿足人體的基本需要,對健康是很有好處的。
三,早上鍛煉時間安排在8點以后。因為8點以后太陽出來,空氣才好。而老年人、心腦血管病人特別注意要在天氣暖和的時候出去鍛煉,以免影響病情。
四,立冬節氣要多吃溫補食物,增加身體熱量來達到抗寒能力。可以多吃牛羊肉、狗肉等。
五,冬天室內也要通風,還要注意根據天氣變化注意增減衣服,以防感冒。
六,立冬后注意每天晚上泡腳,這樣可以讓全身血液通暢。腳暖和身體就不容易得病了,而且有助睡眠。
七,冬季也要注意讓心情開朗,還可以多曬太陽。因為冬天白天時間短,容易讓人心情抑郁,所以要保持心情開朗。同時多曬太陽,還可以讓人心情開朗,有好的心情人的身體才更健康。
立冬晴天有什么預兆嗎
1、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在立冬節氣下雨的話,那么則說明整個冬天的雨水都比較多,可能在整個冬天里都會經常下雨。反之,如果在立冬的時候是晴天的話,那么則說明整個冬天陰雨天氣都會比較少,大多都是以晴天為主。
2、就怕立冬一日晴
這句話的意思也非常簡單,就像字面上所說的那樣,很擔心立冬的那一天是大晴天,立冬節氣代表著冬天來到了,同時也意味著寒冷的天氣來到了,所以天應該越來越冷了。但是,如果立冬那一天,反而是個大晴天,還很溫暖,那么這個冬天就不會太寒冷,甚至是一個溫暖的冬天。種莊稼的人都希望冬天的時候能夠非常寒冷,不僅因為冬天下雪對莊稼有好處,還有另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寒冷能夠把地里的害蟲都凍死,這樣莊稼就會很好的生長,相反,如果溫度不夠低,那么害蟲就不會被凍死,因此,農民很希望立冬那天能夠很冷,這樣對莊稼有很大好處。
立冬晴好還是下雨好
說法1:立冬是好兆頭,可能有瑞雪的意思
立冬忌無雨。有句老話:“重陽無雨立冬晴,立冬無雨一冬晴”。
說法2:立冬無雨一冬晴,立冬落雨一冬落
俗話說,立冬無雨一冬晴,立冬落雨一冬落(指冬季不好)。“立冬北風冰雪,立冬南風無雨雪”等等。盡管古代諺語只是經驗的總結,遠未達到準確的現代預測,但是用一句話預測整個冬季的寒冷和溫暖無疑太困難了,但是諺語并非完全沒有根據。
在古代氣象諺語中,通常使用冬季初的天氣來預測此冬季的天氣趨勢。例如,“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陰一冬溫。”這意味著立冬的日子晴朗,整個冬天將非常寒冷。相反,今年冬天不太冷。另外,“立冬無雨一冬晴,立冬有雨一冬雨”,“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這預示了冬天的降雨。
立冬時節養生注意事項
1、多“點”水:
冬天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冬季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于2000~3000毫升。
2、出“點”汗:
冬季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煉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泄氣,有悖于冬季陽氣伏藏之道。
3、防“點”病:
冬季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應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煉,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4、調“點”神:
冬天寒冷,易使人情緒低落。最好方法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
5、早“點”睡:
“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因而,冬季養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有益于陽氣潛藏,陰津蓄積;立冬后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6、進“點”補:
冬季養生要科學進補。陽氣偏虛的人,選羊肉、狗肉、雞肉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不宜食生冷燥熱的人,選用枸杞子、紅棗、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藥補則一定要遵醫囑,一人一法。冬令進補時,為使胃腸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選用紅棗燉牛肉、花生仁加紅糖,也可煮些生姜大棗牛肉湯,以調整脾胃功能。
7、護“點”腳:
冬季健腳即健身。天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最好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天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增進血液循環。
立冬養生吃什么
動物肝臟、胡蘿卜
寒冷氣候使人體維生素代謝發生明顯變化。立冬養生吃胡蘿卜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并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其次,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卜、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
芝麻、葵花子
寒冷天氣使人對體內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過轉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適應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酵母、葉類蔬菜等。
吃餃子
為什么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當然冬至那天比如在山東滕州一帶也有喝羊肉湯的習俗。
海帶、紫菜
立冬養生吃什么?海帶和紫菜都是不錯的選擇。人體的甲狀腺分泌物中有叫甲狀腺素,它能加速體內很多組織細胞的氧化,增加身體的產熱能力,使基礎代謝率增強,皮膚血液循環加快,抗冷御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進甲狀腺素分泌。含碘豐富的食物是:海帶、紫菜、發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羊肉、鵪鶉和海參
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稱為產熱營養素。所以,冬季我們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狗肉、羊肉、牛肉、雞肉、鹿肉、蝦、鴿、鵪鶉、海參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御寒效果。氣溫驟降,身體一些部位對寒冷特別敏感,應當特別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