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養生重清補祛濕邪
末伏養生重清補祛濕邪是為什么呢?大家一定都很好奇怎么回事吧?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末伏養生重清補祛濕邪是為什么,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末伏養生重清補祛濕邪是為什么
末伏清補,以健脾利濕為主。健脾益氣,可以適量多吃祛濕熱、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進脾胃功能恢復;芡實、山藥、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扁豆、豇豆、紅小豆等豆類,也有健脾益氣的功效。要特別注意的是,吃扁豆時一定要煮熟煮透,直到顏色不再翠綠為止,否則會引起食物中毒。
冬瓜薏米煲老鴨。
老鴨一只(褪毛,去內臟,洗凈,沸水焯過后,切塊),冬瓜250克(去皮,切塊),生薏米30克(洗凈),生姜及調料適量。先以清水3L煮生薏米30分鐘,再加入鴨塊、冬瓜、調料,文火燉1個小時以上即可。
鴨肉性涼,具有滋陰養胃、健脾補虛、利濕的作用。冬瓜、薏米均可清熱利濕、利尿消腫。因而,冬瓜薏米煲老鴨是末伏時節不錯的祛暑健脾利濕的湯品。
末伏保健養陰補虛
秋天是養陰補虛的好時節,氣虛體質的人,可用黃芪、黨參、西洋參沏水喝;血虛體質的人,可以用當歸、紅棗、何首烏、桑椹做粥;陰虛體質的人,可以用麥冬、五味子、山藥、百合等熬粥。
末伏食品潤肺提神
白木耳又稱銀耳,是“菌中之冠”,有滋陰補腎、潤肺生津、強心健腦、提神補氣等功效。多吃點黑木耳,一方面有利于排毒通便,另一方面有涼血、增加食欲之效。含鐵量豐富,是豬肝的5倍,能養血駐顏烏發,防治缺鐵性貧血;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胃腸蠕動,減少脂肪吸收。
末伏補充營養清淡為宜
雞蛋、豆制品、雞鴨魚肉等是不錯的優質蛋白來源,可以適當吃一些。“清淡”飲食意味著吃東西更要講究衛生,不吃過多油膩、高脂、辛辣上火的食物。可以喝一些用各種食材混合熬制的粥食,如綠豆、赤小豆、黑豆、銀耳、蓮子、百合、粳米、紫米、荷葉、山藥、薏米等。這樣的清淡飲食才能清熱、防暑、斂汗、補液、增進食欲。
如果胃口不好,做菜時可以加點醋,既能生津開胃,又能抑制病菌,還可以吃點獼猴桃等酸味水果,有助開胃。適當吃一些富含歐米伽3(ω-3)脂肪酸的食物,因為人體不能自身合成,只能靠膳食補充,它有助于預防心血管疾病。
富含ω-3的食物:亞麻籽油、一些深海魚類,比如沙丁魚、金槍魚、虹鱒魚,淡水魚中的鱸魚、鰻魚、鱖魚、黃鱔等也能為我們提供ω-3脂肪酸,因為ω-3脂肪酸怕加熱,用蒸煮等較低溫度的烹飪方法比較好。
末伏在立秋后熱不熱
末伏在立秋后通常會相對較熱,但每個地區的天氣情況會有所不同。末伏是三伏中的最后一伏,通常也是一年中最熱的的時候。盡管立秋節氣在末伏之前,但末伏仍然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在這個時期,日溫可能會很高,而夜溫也可能會相對較低。此外,末伏天后,天氣漸漸涼爽,早晚比較涼快,中午還是比較熱。
總之,末伏在立秋后會相對較熱,但具體情況會因地區和天氣情況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