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養生多吃蔬菜
末伏養生多吃蔬菜是哪些菜呢?來看看具體情況是怎么樣的吧,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末伏養生多吃蔬菜是哪些菜?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末伏養生多吃蔬菜是哪些菜?
多吃涼性蔬菜 入伏之后,對人體影響最重要的因素是暑濕之毒,多吃些涼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尤其是老年人,有針對性地吃些涼性蔬菜,對身體大有裨益。常見的涼性蔬菜有:苦瓜、絲瓜、黃瓜、菜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蘆筍、豆瓣菜等。
多吃含水分多的蔬菜 夏季人體水分丟失嚴重,必須及時補水,最好從蔬菜中補水。蔬菜中的水分是經過多層生物膜過濾的天然、潔凈、營養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是任何工廠生產的飲用水所無法比擬和替代的。冬瓜含水量居眾菜之冠,高達96%,其次是黃瓜、金瓜、絲瓜、佛手瓜、南瓜、苦瓜等。另外,所有瓜類蔬菜都具有高鉀低鈉的特點,有降血壓、保護血管的作用。
多吃些“殺菌”蔬菜 “殺菌”蔬菜可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這類蔬菜包括:大蒜、洋蔥、韭菜、大蔥、香蔥、青蒜、蒜苗等。這些蔥蒜類蔬菜含豐富的植物廣譜殺菌素,對各種球菌、桿菌、真菌、病毒有殺滅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其有效成分主要是大蒜素。由于大蒜中的蒜酶遇熱會失去活性,為了充分發揮其殺菌防病功能,最好搗成蒜泥后生食。
末伏冬病夏治的原因
冬病夏治源于《黃帝內經》中“春夏養陽”的理論,是根據《素問·六節臟象論》中“長夏勝冬”的克制關系發展而來的中醫養生治病指導思想。從明清時期就已成型,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源于這樣的理論指導,近些年來,每年夏天在很多醫療單位、大小診所,有關冬病夏治的各種活動都做得如火如荼,當然也有魚目混珠的現象。在此談談對此特色療法認識和應用的心得體會。
冬病夏治是指對于一些在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使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病癥減輕或消失,是中醫學“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預防觀的具體運用。“冬病”是指某些好發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虛寒性疾病,由于機體素來陽氣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氣候陰盛陽衰,以致正氣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陰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反復發作或加重的疾病。“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時令,自然界和機體陽氣最旺之時,通過溫補陽氣、散寒祛邪、活血通絡等治療方法,一方面能增強機體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陰寒之病邪,從而達到治療,或預防冬季易復發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把一些冬天易發的疾病,避開發病期,提前進行治療,達到“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的治未病理念。
末伏怎么去除體內寒氣
可以吃一下些去寒氣的中藥
如果人體寒氣氣重,就會常出現感覺常常犯困,四肢關節酸痛而且屈伸不利,而且食欲也不好,還會有脾胃虛弱的狀況,可以藿香和佩蘭一起使用,藿香的效果很好,配合佩蘭食用,去除寒氣振奮脾胃。藿香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主要的功能是祛暑解表,化濕和胃。常用于夏令感冒,寒熱頭痛有良效。而佩蘭主要功效是解暑化濕,辟穢和中。可以治療暑濕,寒熱頭痛,濕潤內蘊惡心嘔吐,口中的甜膩感覺還能解渴。所以兩者一起用效果更好。
末伏多吃一些的五谷雜糧
平時可以吃一些白扁豆,白扁豆性微溫、味甘,具有暖胃還能健脾利水、止瀉等功能,適用于暑濕吐瀉、脾虛腹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對于去除寒氣有很好的效果,但是這個豆子比較不容易熟,可以先用用高壓鍋壓,如果能夠提前泡一下更容易熟。還可以多食用一些山藥,山藥可以很好喂養我們的脾胃,能夠間接的可以排出體內寒氣。山藥選擇鐵棍的比較好,對補脾效果更好一些。
末伏天的相關諺語
1、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2、小暑不算熱,大暑在伏天。
3、夏至無雨三伏熱。
4、夏至無云三伏燒。
5、夏至鳴雷早三伏。
6、一九二九,扇子不離手。
7、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8、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
9、五九四十五,頭戴秋葉舞。
10、六九五十四,乘涼入佛寺。
11、七九六十三,床頭尋被單。
12、八七十二,思量蓋夾被。
13、冷在三九,熱在中伏。
14、人在屋里熱得躁,稻在田里哈哈笑。
15、不熱不冷,不成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