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末伏是從哪一天開始
三伏天宜低強度運動,如散步、瑜伽、太極拳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代謝,緩解疲勞,提高身體免疫力。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23年末伏是從哪一天開始,歡迎大家來閱讀。
2023年末伏是從哪一天開始
2023年8月10日進入末伏,到8月19日出伏,這一天是末伏的最后一天,這一天一過就代表著最熱的三伏天已經過去,天氣會慢慢變涼,迎來秋季。
伏天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個連續時段。夏至后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為20天。
末伏是什么意思
1、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是最后的一伏。
2、通常也指從立秋后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一段時間。
3、也作終伏、三伏。到末伏的第10天為止。
2023年出伏之后還熱嗎
一般情況下出伏以后不會感到炎熱,出伏代表出了伏天,氣溫逐漸降低,暑氣也暫時告一段落,天氣會越來越涼爽,并且還會感受到一絲的秋意,不過在南方一些地區,在處暑的尾聲中,還會感受到高溫天氣,也就是傳說中的秋老虎。
出伏代表秋季的到來,天氣開始逐漸變得涼爽,尤其是在早晨以及傍晚時溫度差較高,能夠感受一絲絲的涼意,但是個別地區在中午的時候,還會感受到炎熱,過大的溫度差導致人容易感冒,需要隨時攜帶披肩,防止受風。
出伏之后天氣涼爽,人的食欲感也逐漸恢復,此時正是進補的好時機,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以及維生素含量較多的蔬菜以及水果,能夠彌補“苦夏”后身體的損失,增強體力,為越冬最好準備。
出伏該如何養生
防秋老虎
由于暑熱最易傷心,熱擾心神,人常表現出心煩不寧,坐臥不安,思緒雜亂。此時,除仍需加強防暑降溫之外,應有意識避開不良情緒的干擾,做到遇事不煩,處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要合理安排個人起居,做到作息守時,生活規律,保證適當的睡眠和休息,避免過度疲勞,提高機體對高溫的耐受能力和對秋老虎的抵御能力。此時人體消化功能較差,不宜大量攝入各種肉食以補充夏日的消耗,另外“秋瓜壞肚”,對西瓜等宜少食,以免損傷脾胃。
末伏護脾胃循經按穴位
立秋后天氣仍熱,且雨水較多。濕熱交蒸,合而為濕熱邪氣。在這個時節,如果脾傷于濕,不僅會出現飲食不化、脘悶嘈雜、惡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等癥,還可能為咳喘病癥種下病根。中醫講“濕氣通于脾”,所以健脾也是末伏養生的重要環節。末伏時節養護脾胃,可按摩豐隆、足三里、脾俞三個穴位,每天各按100次,能夠化濕、健脾和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
莫貪寒涼物,免損脾胃陽
末伏時白天溫度仍較高,但早晚氣溫則明顯變涼,晝夜溫差逐漸增加。進入末伏時,取涼須有節制,切忌過吃冷飲,以免損傷脾胃陽氣,不利于健康。此外,適量戶外運動可振奮陽氣,促脾氣運化,改善胃口。需要注意的是,進入戶外運動以微汗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如此,才符合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
末伏重清補食療祛濕邪
末伏清補,以健脾利濕為主。健脾益氣,可以適量多吃祛濕熱、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進脾胃功能恢復,芡實、山藥、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扁豆、豇豆、紅小豆等豆類,也有健脾益氣的功效。要特別注意的是,吃扁豆時一定要煮熟煮透,直到顏色不再翠綠為止,否則會引起食物中毒。
末伏養生吃什么
1、黃瓜
老黃瓜可謂消暑熱的一大“法寶”。老黃瓜指的是熟透了的黃瓜。黃瓜的瓜皮本來是青綠色,但成熟時間久后會逐漸變為黃色,故又稱為老黃瓜。其清熱消暑能力強,且寒涼性少,是中伏天應對暑熱天氣的良好食材。
吃黃瓜時一定不要把黃瓜把兒扔掉。因為黃瓜把兒含有較多苦味素,苦味成分為葫蘆素C,是難得的排毒養顏食品。動物實驗證實,這種物質具有明顯的抗腫瘤作用。
2、蓮藕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秋令時節是鮮藕應市之時,吃些藕,能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對老年人來說,藕更是補養脾胃的好食材。此外,蓮藕也是高血壓、肝病、食欲缺乏、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者的保健食物。
蓮藕尤其適用于老幼婦孺、體弱多病者,特別適宜高熱病人、吐血者、高血壓、肝病、食欲不振、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者多食用。要提醒大家的是,產婦不宜過早食用蓮藕,最好產后過幾周再吃;而脾胃消化功能低下、大便溏泄者就不宜生吃蓮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