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屬于什么季節介紹
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大暑是屬于什么季節介紹,歡迎閱讀!
大暑是屬于什么季節
夏季,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夏季最后一個節氣。斗指未,太陽黃經為120°,于公歷7月22—24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陽光最猛烈、最炎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氣候特征:高溫酷熱,雷暴、臺風頻繁。
大暑為什么要吃荔枝
大暑節氣吃荔枝,是因為此時的荔枝成熟度與含糖量都比較高,味道甜美,非常適宜食用。
每年大暑這天,福建莆田人家素有吃荔枝、溫湯羊肉和吃米糟的習慣。荔枝香甜可口自不必說,溫湯羊肉也是一道富有營養的美味佳肴。
大暑的氣候特征
高溫酷熱是大暑的主要特征,大暑一般處在三伏里的中伏階段。這時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處在一年中最熱的階段,而且全國各地溫差也不大。剛好與諺語:“冷在三九,熱在中伏”相吻合。大暑相對小暑,顧名思義,更加炎熱。有一部分省區7月的極端最高氣溫值出現在7月下旬,而絕大部分省區8月的極端最高氣溫值都是出現在8月上旬,剛好都出現在7月下8月上的大暑時期。
大暑節氣到來要注意什么
第一,不要大量喝冷飲。涼飲喝太多了會損傷陽氣而導致生病,比如咽喉疼痛、腹痛等,給人帶來諸多不便。
第二,不要大量喝涼茶。夏季消暑,喝涼茶是最簡單的方法,人們在此燒烤的時候尤其喜歡喝涼茶,長期大量飲用涼茶也會使胃寒,對腸胃造成較大的損傷。
大暑炎熱的原因
很多人都知道大暑的時候氣溫是一年之中最高的,但卻很少有人知道這是為什么,其實這是因為地球表面的熱量主要來源于太陽,每一年從夏至開始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地球表面獲得的熱量最大。其次,大暑期間晝夜時差較大,白天時間13個小時,夜間11個小時,時差達2小時。
夏天噴泉-
由于夏季白天長、夜晚時間短,白天獲取的熱量比夜間向外輻射的熱量多,收支不平衡,所以近地球表面的氣溫積累會越來越大,已至在大暑節氣期間氣溫累積達到最大值。就是因為太陽高度角和熱量收支兩方面的原因,導致大暑節氣氣溫最高。"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此時節,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極端的高溫天氣。晴朗時,經常驕陽似火,酷熱難耐,陰雨時,則悶得讓人難受。實從夏至開始,地表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等到大暑的時候,氣溫剛好升到最高。大暑這一天,太陽輻射使地表增溫,所以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大暑養生的四個原則
一、保持良好心境
俗話說:心靜自然涼。意思就是說在天氣炎熱時要保持心態的清靜。天越是熱越要堅持靜。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發揮想象。想一些綠樹。這樣可讓你心平氣和。
二、調整起居
保證充足的睡眠。勞逸結合。最好每天中午午睡0.5—1小時。因睡眠與情緒和免疫力密切相關。睡眠不足則抵抗力差。容易患病。
三、藥食同源
1、薏米小豆粥:原料: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水適量。制法:將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時。大米洗凈。加入適量的水。同煮成粥。功效與主治:具有健脾滲濕、清熱消暑的功效。適用于長夏體倦困重、食欲不振者食用。
2、橘皮茶:原料:橘皮若干。冰糖椅子口味定。直接用開水浸泡飲用。
功效與主治:具有理氣開胃、燥濕化痰的功效。適用于暑濕所致的脘腹脹滿、飲食無味者食用。
四、注意飲食調養
1、及時補充水分。同時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的食品以增強體質。使濕熱之邪無隙可乘。但所選食物一定要清淡。不可過于滋膩。否則極易礙胃。導致消化不良。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甲魚、豆漿等都是進補佳品。
2、補充蛋白質。大暑氣溫較高。人體新陳代謝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質的供應必須酌量增加。每日攝入量應在100~120克為宜。植物蛋白可以從豆制品中獲得。動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還應適當吃點肉。夏季的肉食以雞肉、鴨肉、瘦豬肉、鴿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制品為首選。